冠在第6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平時街上齊冠帶,況是人間歲節更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首正有感二首
- 今日生男行冠禮,老如霜柿又逢場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久不到黃石故人相見多喜余紅顏吳世執友喻之
- 飯蔬力弱防冠墜,枕杫神寧喜席溫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天禧戊午歲立夏奉祀太一宮齋宿有感
- 均休敷愷澤,冠朔讓尊名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郊報紀事奏御
- 車徒首燕路,冠蓋溢秦京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留別知郡職方楊員外
- 班葛才華盡冠時,如何褒貶兩參差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默記淮南王事
- 朝夕公歸領冠劍,定應偏作故簪憐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詩寄河陽夏侍中
- 盤豐行炙數,冠重賜花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正月四日侍宴紫宸殿契丹使預會
- 日際諸蠻盡冠帶,將軍何計學朱陶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五湖亭
- 白鳥知機遠冠蓋,紫鱗貪餌落盤盂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芙蓉亭
- 象環章甫古冠衣,解佩江邊結伴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酬答復州葉教授
- 蕭然兩高人,冠佩何楚楚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江海水仙同賦
- 此生竟被儒冠誤,他日終圖后世名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新春偶書寄致宏
- 功名付兄弟,冠裳畏羈束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張季子游瑯邪
- 莫信空山葬冠劍,且吟古屋畫龍蛇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禹廟二首
- 鼎來聞歌呼,冠帶亦褒博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東禪百韻
- 樽酒論文弱冠前,交情老去只依然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姜君玉赴省試
- 芹香春水生,冠玉侍重席。 -- 出自宋·安如山·曹將軍
- 兒曹未信儒冠誤,猶事青燈廢耒鋤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山中雜言
- 絳闕兮朱堂,冠余山兮神所宮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戴山迎送神曲
- 軒窗辟濃邃,冠帶脫拘束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江晦叔見訪于興國寺見庭中修竹兩竿云竹雖不
- 愿言滌塵土,冠蓋臨華京。 -- 出自宋·曹既明·與同舍待浴靈芝寺
- 神兮肯不來,冠劍在帝傍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韻劉安收惠詩二首
- 吾家全盛時,冠蓋靄云屯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喜三十二北來
- 紛紛市廛子,冠蓋亂如沸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鄭舜舉題簿廳交翠軒
- 貂蟬何物者,冠晚得光榮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即事
- 錦步四十里,冠蓋相追隨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洛陽曲
- 赤城千里傳,冠蓋日相繼。 -- 出自宋·陳巖肖·甘露
- 高堂百客森冠裾,四座指點看明珠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俞光遠父子歸馬嶴兼托問訊故舊
- 吾州兵荒來,冠蓋多茍且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以羔裘如濡洵美且侯韻為八詩送夾谷子括赴明
- 周旋禮樂今冠冕,彈壓妖怪古鏌铘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制置吳侍郎
- 此責有所歸,冠裳天地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擬詠貧士七首
- 六十年前欲冠時,江湖聲價已飚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徐瓢翁二首
- 青春日月儒冠誤,拂袖沙河塵土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金君重像雜言
- 瓣香清曉肅冠紳,戶外遙山展翠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張中白元日
- 欲筑三兩亭,冠蓋延朋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改白云庵疏語為李道大
- 不然肅政臺,冠豸群小懾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劉都事五十韻
- 不知世有彈冠事,但愿門多挾冊人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學廳桃符
- 勸農官吏渾冠鹖,力穡丁夫總帶牛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勸農有感三首
- 猗歟路漢州,冠纓早彯彯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路守
- 失身名宦場,冠冕成桎梏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放步園林得俗字韻
- 失腳名宦場,冠纓絡人頭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九月二十日率趙彥和王平叔劉誼夫游棲巖寺彥
- 先皇登臨既冠絕,宰輔典領仍繽紛。 -- 出自宋·胡榘·洞霄紀游
- 凜如公在傍,冠弁不敢欹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陪張巨山謁清獻公祠
- 遙知紫玉府,冠佩方游遨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題東坡枯木
- 再拜仰公像,冠佩猶煌煌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召伯祠
- 為崇王像備冠舄,寢廡敞侈完傾摧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鯀廟
- 林泉新得主,冠履漸無塵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分司吳太博還鄉
- 出檻新枝罥冠冕,上階狂筍礙笙歌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所苦之中無以遣悶更堤題新竹別獻五章幸賜披
- 衡門客去懶冠巾,盡日看山自在身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山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