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6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跪冠于房,玄冠有特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
- 粲然書國史,冠古耀由功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功格上下,道冠農黃。 -- 出自隋··明皇祀圜丘樂章·壽和
- 知試山人服,冠巾遠寄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丁孝廉惠冠巾
- 邊書無一羽,冠蓋得翱翔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張省郎
- 鄰雞呼覺強冠簪,病起屠蘇且淺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上十四吟十首
- 彈冠不與掛冠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與林中書李禮部同宿囊山三首
- 郭令科名翁冠絕,董生制策子蟬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林武博二首
- 要知莆俗厚,冠蓋送傾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曹守司直二首
- 何時長大勝冠帶,處處將車捉轡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驥孫晬日
- 陰陰畫壁開冠劍,寂寂絲窠上璪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晉元帝廟
- 衰遲已迫掛冠年,三黜皆因戀九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次居厚韻一首
- 遍問諸郎皆冠帶,自言別業可樵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翁定
- 佩銀成短夢,冠玉漫長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方惠粹
- 歸來便只尋冠屨,繞遍林亭山上頭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近日
- 洛中何郁郁,冠帶自相索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古詩十九首
- 子房思赤松,冠掛帶不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張安國二首
- 賀客稱觴滿冠霞,懸知酒渴正思茶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胡邦衡生日以詩送北苑八銙日注二瓶
- 暫從南極通冠冕,會向東方領縉紳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胡長彥司戶韻為其生日壽長彥新授桂掾
- 譚家有子列冠裳,翁媼同時膺命秩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吉水周中顯秀才相識二十余年來求永新譚煥主
- 如王公大人,冠冕而佩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監丞家同年守簡池三十韻
- 甕暖宜桑落,冠涼怯竹皮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及甫覺寒
- 庭下朝謁紛冠簪,愿言福壽高於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元寂宮生祠行
- 小樓終日脫冠巾,白發蕭疏不受塵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小樓
- 朱門勢峨峨,冠蓋何光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二首
- 地入無諸俗,冠峨甲乙精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沈侍郎
- 封開玉籠雞冠濕,葉襯金盤鶴頂鮮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荔枝三首(丙寅年秋,到福州,自此后并福州
- 日宮紫氣生冠冕,試望扶桑病眼開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登南神光寺塔院(一本題作登南臺僧寺)
- 六宮一例雞冠子,新樣交鐫白玉花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今日巢由舊冠帶,圣朝風化勝堯時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贈韋況征君
- 蘭臺清吹指冠緌,薙草新居對渺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宋玉
- 碾花如意枕冠輕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浣溪沙
- 鳥聲驚覺,沖冠怒豎吾發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百字謠/念奴嬌
- 象笏堆床,蟬冠滿座,無此新詩傳世間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詩不窮人
- 我本臞山澤,冠裳絆此身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和新城旅店壁間韻
- 黔黎驚瓦解,冠蓋盡星奔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靖康改元四十韻
- 城關猶未掩,冠蓋已飛揚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重訪草堂
- 平生茲游真冠絕,走筆成詩圖快意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光相寺
- 周旋謝神貺,冠坐敢不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九江解舟順風追和張文潛
- 時方中興,勛冠今昔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紫巖九章章八句上壽張丞相
- 安閑隨處有,冠蓋莫相望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冬夜有懷柯田山人四首
- 頭從白后彈冠懶,腳自頑來應俗難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鷓鴣天·那得茆齋一餉閑
- 仰天一笑絕冠纓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臨江仙 田間閑步偶成
- 太夫人在錫冠帔,曾玄滿眼紆青朱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蔡君俊五世家慶圖詩
- 鬧春風簇定,冠兒爭轉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一枝春 鬧蛾
- 追思秉鈞日,冠蓋爛盈閭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南陽宅訪徐禎卿
- 旗合無邀正,冠危有觸邪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同餞陽將軍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
- 年少辭家從冠軍,金妝寶劍去邀勛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塞下曲二首
- 金籠莫恨傷冠幘,玉粒頒慚剪羽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南平王賜山雞
- 弦歌爭浦入,冠蓋逐川流。 -- 出自唐·張易之·泛舟侍宴應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