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4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廣廈峨冠講若稽,我欲托國誰放麑。 -- 出自宋·翁合·賀參政生日古風
- 晚覺儒冠誤,力耕已不任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臨川道士
- 便合彈冠登要路,如何袖手緘空谷。 -- 出自宋·劉浩·滿江紅·岳瀆儲精
- 當年獨冠君芳秀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漁家傲·秾李素華曾縞晝
- 甚喜黃冠為侶,更得青衿來伴,應不嘆飄零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水調歌頭·瀛臺居北界
- 念我南冠久縶維,分我三間明月席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假館詩
- 拼卻掛冠高蹈去,孰云林下果無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和清江韓伯善
- 帝許掛冠請,人多臥轍留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廬陵郭僉判致仕歸
- 天上黃冠侶,人間紫府仙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贈陳通妙
- 服以高冠長佩,扈以江蘺薜芷,御氣獨乘清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水調歌頭·把酒對湘浦
- 霞帔星冠,霓旌羽纛,下碧霄云際。 -- 出自宋·吳季子·醉蓬萊·正淡煙疏雨
- 翁仲儼冠帶,麟虎峙強矯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元遺山三首
- 堪鄙猴冠,自為狼藉,楚帳多塵壘。 -- 出自宋·汪宗臣·酹江月/念奴嬌
- 邇來童冠入小學,有文何啻百許人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別永福諸友
- 我亦掛冠為弟子,同參肯許是耕閒。 -- 出自宋·孫銳·殊勝院柬悟雪禪人
- 多士圜冠帶,諸似執豆籩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次李信州七十韻
- 惟有雞冠兩樹花,一笑如受纏頭歸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八月實四夜池上
- 墻東雞冠樹,傾艷為高紅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雞冠花
- 勉君脫冠意,共匿無何鄉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息舟荊溪,入陽羨南山,游善權寺,呈李功曹
- 憶吾未冠賞年華,二十年間在咄嗟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讀小弟詩有感,因口號以示之
- 得似黃冠林下住,何須控鶴上瀛洲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到胡道士草庵二首
- 本嘆儒冠誤,因思學六韜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劉都干
- 十五未冠巾,總角頎而長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丙子重陽日有感
- 曉日整冠蘭室靜,秋原騎馬菊花高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和邢郎中病中重陽強游樂游原
- 年過弱冠風塵里,常擬隨師學煉形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山中尋道人不遇
- 終日不冠帶,空山無是非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隱者
- 金距花冠傍舍棲,清晨相叫一聲齊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雞鳴曲
- 朝士嚴冠飾,宮嬪逞鬢名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聞蟬十二韻
- 霜臺欹冠豸,賴許往來頻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旅次滑臺投獻陸侍御
- 貴門多冠冕,日與榮辱并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山中答劉書記寓懷
- 錦翅朱冠驚四鄰,稻粱恩重職司晨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早雞
- 還如費冠卿,向此振高名。 -- 出自唐·李昭象·赴舉出山留寄山居鄭參軍
- 錦翼花冠安在哉,雄飛雌伏盡塵埃。 -- 出自唐·褚載·陳倉驛
- 須把頭冠彈盡日,憐君不與故人疏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翁文堯員外捧金紫還鄉之命雅發篇章將原交
- 逢萌掛冠,胡昭投簪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霞帔星冠復杖藜,積年修煉住靈溪。 -- 出自·李中·貽廬山清溪觀王尊師
- 掛卻朝冠披鶴氅,羽人相伴恣遨游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
- 映日華冠動,迎風繡羽開。 -- 出自唐·張何·織鳥
- 映水金冠動,當風玉珮搖。 -- 出自唐·清江·七夕
- 傲然脫冠帶,改換人間情。 -- 出自唐·司馬退之·洗心
- 戴個星冠子,浮沈逐世流。 -- 出自唐·張白·武陵春色
- 有兩兒冠帶,眼前騰踏,諸孫文采,膝下聯翩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沁園春 壽杜默齊,時至仕,寓吳門僧舍,吾
- 虹霓氣冠登萊市,蝙蝠群飛顧陸林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西廈時洪武丙寅沿海筑城
- 盡都門、冠蓋擁紅塵,青青柳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滿江紅 寄何侍御
- 誰道儒冠誤卻身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南鄉子 次韻答魏鵬舉
- 掛了豸冠歸去也,側耳中郎消息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酹江月 寄壽京山宣慰叔
- 吳姬魫冠望若空,淚妝眼角暈嬌紅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戲作杭州歌(二首)
- 獨自一冠猶屢變,事幾何以御方來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頭巾
- 莫道儒冠誤,詩書不負人。 -- 出自宋·汪洙·神童詩
- 千金飾冠劍,寶服芳且鮮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游俠篇(以下迪功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