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4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翻思整冠誠可樂,何苦鑽核輒不存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大粱食李有感呈彥時兄
- 芙蓉花冠金結樓,飄飄盡是瑤臺侶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六宮戲嬰圖
- 鹿皮之冠鶴氅裙,軍前不肯帶銅魚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寄沈秋淵四絕句
- 若使黃冠自北還,猶能赤幟從東起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題仙巖文丞相祠
- 坐里黃冠三兩輩,醉來相與說先皇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答贈盛君時飲朝天宮道院
- 君年未冠復新婚,錦帶吳鉤紫絲佩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入蔡河懷徐幼文
- 月帔星冠敞翠屏,白腮紅頰兩眉青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謁小姑廟
- 重沐飭冠裳,濟溺立要津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出臺復還洪都
- 落落南冠且笑歌,肯將壯志竟蹉跎。 -- 出自明·張家玉·自舉師不克,與二三同志怏怏不平賦此
- 飲餞傾冠蓋,傳呼問里閭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有懷之作
- 蟬鬢紅冠粉黛輕,云和新教羽衣成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樂府雜詞三首
- 未上華冠側,先驚翳葉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詠蟬
- 錦籜裁冠添散逸,玉芽修饌稱清虛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洗竹
- 誰知卦冠客,曾是釣璜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恭和圣制俯同太師文彥博玉津園賜宴席上
- 高門引冠蓋,下客抱支離。 -- 出自唐·陳嘉言·晦日重宴
- 每挹掛冠侶,思從初服旋。 -- 出自唐·韋嗣立·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業因以言志示弟淑
- 嘆息為冠小,良工將奈何。 -- 出自唐·張纮·和呂御史詠院中叢竹
- 年華初冠帶,文體舊弓裘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
- 聚精會冠劍,重鑰悶埃塵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八月六日寄鄰幾諸君
- 昔纓漢冠為漢民,今埋胡沙作胡鬼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和仲巽荊州大雪
- 羌貊皆冠冕,豺狼盡子孫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明皇
- 豈敢不冠延重客,空將感抱寄慚顏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陳伯成學士垂訪以病中新浴不克見走書二短篇
- 擬解醉冠從此宿,恨無健筆為君題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登陸氏書樓
- 當時高冠大帶接跡公卿間,聲名大半文章伯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謝三門提舉輦運宋叔達郎中寄古碑雜言
- 漫學彈冠貢公喜,鬢毛蕭颯欲投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孫曼叔待制安撫至陜西先以詩寄
- 半世儒冠今種種,端須拽取鼻頭回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客有自南徐來者云戲梅已開作此
- 坐上儒冠揮塵尾,帳前羌種看刀頭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登城樓
- 久著南冠殊未癡,長淮水暖鱭魚肥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龜山道中
- 睡覺來、冠兒還是不整。 -- 出自宋·陸淞·瑞鶴仙·臉霞紅印枕
- 壯歲彈冠,有經邦高志。 -- 出自宋·趙磻老·醉蓬萊·記青蛇感異
- 和風著冠巾,春意動林丘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斜川日雪觀所賦
- 二子峨冠共我長,即看紫綬映銀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
- 諸儒峨冠每捫舌,四肢非骨寧自強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答陣夢錫十首
- 少日峨冠英俊場,課馀觴詠共徜徉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學宮諸生飲邀予與子野同之三首
- 君是儒冠秀,源流況父兄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翟元卿
- 厲翁市冠師,與我熟追陪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呂城堰
- 似聞儒冠不容假,挽致鄒魯無難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項平甫教授之成都
- 匆匆索冠裳,堇堇辦牲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富池廟
- 蒼官儼冠劍,翠官披瑯玕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游大玲瓏小玲瓏
- 自應優冠湘東品,斑竹容渠作比肩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無兔而用雞毛無直干而用粗竹坐是二者故封川
- 鴒原曾冠仙鰲頂,應覺人間太華低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代張元老上許漕
- 絺葛皮冠蕭隱居,溪山隨我亦名愚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天池讀書寄元明
- 燕尾道冠兒,蟬翼生衫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中·卜算子·燕尾道冠兒
- 七載南冠猶未稅,尚期肆眚九年春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韻學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十六首
- 我縶南冠嘗獨到,君邀北使欲相呼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韻朱少章潭雷鋒馬上口占
- 我被儒冠誤此身,公緣何事作流人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亭落成都官有詩次韻以謝
- 我坐儒冠稽復命,王郎代匱已之荊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再寄孫文
- 未稅南冠為有身,忘形爾汝見情親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李通奉韻見招
- 明朝整冠坐,開卷書亦香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小飲木樨花下
- 別后彈冠應不免,著鞭莫遣祖生先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送邵文伯歸溧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