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2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儒冠喜見賢翁季,道眼相看老弟兄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屠存博教授赴溧水任留飲寓舍
- 黃冠扣閒趣,發語知不妄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清虛閑步有詢吳靈耀近履者
- 黃冠苦相佞,往往多過譽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重游清虛庵
- 儒冠屈辱,和我被干連,累告訐,孟嘗君,帶累三千個。 -- 出自宋·徐觀國·驀山溪·儒官措大
- 榮冠帶,看綬懸若若,印佩累累。 -- 出自宋·程節齋·沁園春·髧彼兩髦
- 星冠懶帶,鶴氅慵披,色心頓起蘭房。 -- 出自宋·張樞密·聲聲慢·星冠懶帶
- 黃冠尤喜事,添炷石爐熏。 -- 出自宋·沈長卿·書壁四韻
- 早冠鰲峰,入持魁柄,卻商野耕巖筑。 -- 出自宋·林伯鎮·喜遷鶯·百年卿族
- 危冠高袖楚宮妝,獨步閑庭逐夜涼。 -- 出自·***·高侍郎詩
- 新冠峨峨不變鐵,舊泉脈脈猶在渠。 -- 出自唐·王起·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
- 彈冠今匯征,駸駸上天衢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清江勸駕送舉人二首
- 黃冠也肯迎留客,咀嚼梅花費一壺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李郎中
- 拂冠枝上雪,染履影中苔。 -- 出自·陶雍·和兵部鄭侍郎省中四松詩
- 頭冠簪鳳凰,身著霞裳衣。 -- 出自唐·郭周藩·譚子池
- 弱冠下茅嶺,中年道不行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冬日寄蔡先輩校書京
- 懸冠謝陶令,褫珮懷疏傅。 -- 出自唐·元晦·越亭二十韻
- 脫冠掛長松,白石藉憑倚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游南明山
- 峨冠裝瑞璧,利爪削黃金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雞
- 昔冠北門諸學士,今先南省六尚書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昉著灸數朝廢吟累日繼披佳會莫菲睚聲亦貢七
- 楮冠仍用竹為簪,隨分林亭自稱心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寄秘閣侍郎
- 掛冠朝睡足,隱幾暮江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致仕張尚書新創道院
- 蓮冠穩篸鈿篦橫,飄飄羅袖碧云輕,畫難成。 -- 出自唐·顧夐·虞美人·曉鶯啼破相思夢
- 朱冠金距彩毛身,昧爽高聲已報晨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晨雞
- 弱冠離家,浪走人間,馀三十年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沁園春·弱冠離家
- 五冠西畔九龍東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北山煙雨
- 黃冠翠袖殊清雅,誤思凡、謫向江邊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 水仙
- 竹冠藜杖葛裁襟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 詠書景
- 峨冠博帶青藜杖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菩薩蠻·峨冠博帶青藜杖
- 儒冠已負平生,不羨揚州去騎鶴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春草碧 南金契兄始托交時,與仆俱未弱冠,
- 正冠試誦《蓼莪》什,沖泥適來櫻筍廚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三月十二屬予初度時客舍承朱僉樞攜僚佐見過
- 竹冠頂按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河傳令
- 楮冠竹杖友南華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訴衷情·楮冠竹杖友南華
- 彈冠興,依稀貢禹,應聘教王宮。 -- 出自元·陳櫟·滿庭芳 送陳德翁(原無翁字,據刻本補?
- 掛冠去,學疏受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賀新郎 戲次仲舉韻
- 上冠霞峰臺,下環玉帶水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題余堯衢同年倦知山廬圖
- 儒冠儒服委丘墟,文采風流化土苴。 -- 出自清·陸次云·詠史
- 天冠法師與天通,丹書鐵券呼龍公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天冠法師鄧均谷禱雨歌
- 首冠靈山負蓬萊,定非區區蝸可餌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釣鰲行
- 免冠且徒跣,局促如兒童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古意(二十首)
- 沖冠入死地,攘臂越金湯。 -- 出自南北·孔稚珪·白馬篇
- 峨冠事禮容,群小畏矜莊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貽葉秀才詩
- 不冠嘗可奏,問樹本無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贈兵部尚書魯肅簡公挽詞三首
- 整冠誰辨謗,隱幾獨忘形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初夏三司直宿
- 浴冠舞童春服盛,秀眉齯齒頌聲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四伯父生朝三首
- 未冠聲名璧水流,已嗔袍笏壯齡收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送黃醇甫四川制干二首
- 皮冠翠被俯曾城,一一人民皆故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胡撫干仲方
- 位冠三公師尚父,躬全五福壽康寧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數政開府太
- 掛冠特易耳,奈何子盛年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陳仲孚還里
- 黃冠尤喜事,添注石爐熏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道院書壁
- 黃冠皆好事,添注石爐熏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游九鎖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