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2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彈冠即臺閣,通籍在朝廷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東嘉倦雨遣興有懷浙右兄弟二十韻
- □冠巾之易置兮,曾樂天而不云恚。 -- 出自宋·黃銖·送朱元晦游湘中
- 黃冠如有許,來者為低簪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南真宮龔道士壁間韻
- 弱冠承賞延,十載荷衣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元聲弟赴水陽監鎮
- 儒冠底誤資身術,鹽筴聊成富國功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送許兄還侍兼簡廣南監場二首
- 彈冠公自懶,相國詎忘情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參議余公挽詩
- 儒冠成晚歲,尺牘到諸公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故奚公學長挽詩
- 鐵冠道士今安在,玉局仙翁去不回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二十三日被旨再往天目謝雨留數語壁間
- 彈冠與結綬,吾道不其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劉子卿四首
- 掛冠推二老,縫掖盛諸儒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呈壽岡先生二首
- 弱冠誦流傳,蒼蒼且垂簪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衡州舅氏
- 儒冠蓋多端,劇論如合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用程季儀送行之韻為別
- 儒冠往往令人羞,夫君經明行益修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徐彥章并屬光庭
- 掛冠猶進秩,天意卜深知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趙和宗挽詩三首
- 沐冠兮嵯嵯,濯予珰兮楚楚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九懷·思禹
- 已冠文昌,人人瞻望,玉樞躔逼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水龍吟·道家弱水蓬萊
- 脫冠掛神武,有士歸樂州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送繼一郭處士
- 黃冠宗無為,衲子只打坐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和芥庵韻
- 儒冠匪謬誤,賦性素褊窄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喜翁卷歸
- 峨冠謝成均,射策何巍昂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正字南仲祭詩
- 黃冠肅延勞,綠茗勸澆灌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過堂迂路登三學山李八百仙人道場
- 貂冠駘背侍龍顏,前殿師臣第一班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宮詞一百首
- 品冠一神,中寓萬善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英宗皇帝寧字御漢體書贊
- 學冠穹壤,名儕岱嵩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張宣公書簡帖贊
- 狙冠豺綬,乃唐之賊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豆盧劃田園帖贊
- 貂冠絳裳,予猶及見其豐儀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葛文定關外帖贊
- 葛冠道士重溫卷,芝砌郎君亦下車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予老病倦煩入山兩月頗得靜中趣良月六日趙南
- 掛冠垂九秩,福善見天心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挽平昌戴丞二首
- 蟬冠醉倒金貂客,異香飄隨青犢車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壽李使君宣義父子同日
- 皮冠簪白雪,布褐貯陽春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夜宿赤松梅師房
- 彈冠事業耳邊新,我夢何因到紫宸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次前人韻
- 夜冠從昔化文身,峻岳當天自有神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會稽山
- 掛冠亭后冷如水,舊氈半是蛛絲縈。 -- 出自宋·蕭崱·送弟赴省
- 黃冠家萬里,忽此動瑤琴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雪中聽{左泉右系}州鄧道士琴
- 花冠窗外啼。 -- 出自宋·黃升·長相思·砧聲齊
- 算冠絕、人間好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倒犯
- 高冠長劍萬夫望,其傍鋤笠兩耦耕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韓京叔古木寒泉圖
- 掛冠有請高哉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沁園春·四海中間
- 黃冠元帥之子孫,于今身入虛皇門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宗道士元一
- 儒冠各欹墊,僮屨皆奔波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游靈源天境遇雨各奔歸晚坐以不是溪居者那知
- 掛冠神武當年事,明哲從來要保身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和劉后村雜興
- 豸冠風采動簪紳,天子如何不得臣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寄吳警齋
- 小冠晉人。 -- 出自宋·顏奎·醉太平·茶邊水經
- 弱冠無所聞,出語人見嗤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示兒
- 南冠泣楚囚。 -- 出自宋·章麗貞·長相思·吳山秋
- 沖冠或憤激,反袂還欷噓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讀書
- 儒冠委秋山,王燄明朝霞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庚寅秋病得語不復詮次名曰感懷
- 儒冠誤我欲投簪,抱膝聊為隴上吟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南仲見寄
- 鹖冠高掛九松巔,去結三茅香火緣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劉悅心入道三茅觀
- 峨冠褐寬博,詩書發精神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西山真先生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