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2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高冠大笏盡知己,行矣得意東南還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吳判官
- 高冠縱一臨,車馬有屈色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元恕
- 弱冠文章驚殿幄,青春富貴絕朝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王尚書生辰
- 掛冠神武,來作煙花主。 -- 出自宋·王仲甫·驀山溪·掛冠神武
- 著冠來糴太他米,捩柁故轉長淮舟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至青陽先寄韓子蒼
- 脫冠著屐良有人,五鼎一毛真邁往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二疏遺榮圖
- 峨冠補袞人,不是無心處。 -- 出自宋·趙磻老·生查子
- 藹冠佩兮充庭,潔芳馨兮載陳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謁陶唐帝廟詞
- 余冠兮巍巍,余步兮逶遲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華陽洞天
- 峨冠才識字,何策可資身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張守與潤守總卿詩四首
- 儒冠幾經秦,士貴始藝祖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王促衡尚書鹿鳴宴韻
- 儒冠林立更鴻生,經倚菑畬道可耕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朱秀才二首
- 塵冠徑欲留神武,萬頃蒼茫漾白鷗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張司戶
- 峨冠蟬尾__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清平樂·梅霖未歇
- 素冠俛首琴復御,鵬飛九萬方化鯤。 -- 出自宋·鄒浩·磅大受赴選天官
- 峨冠執法公家整,端冕臨祠我亦嚴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十二月二日臘祭前一日致齋惠照清叟察言觀色
- 彈冠舉手揖豪貴,行得紫綬牢結腰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冬夜有感
- 素冠如遇文園宅,為我殷勤借子虛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過何權道幽居不遇
- 南冠未稅徒增嘆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漁家傲·侍宴樂游游賞慣
- 小冠短褐隨先生,風雨孤燈讀經史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先君守官司醴陵日予嘗隨先生讀書岳麓山法華
- 彈冠欲慕貢,洗耳寧思潁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子春
- 儒冠多誤莫思量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小重山·星斗心胸錦繡腸
- 南冠欲從楚,西笑取懷秦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春日雜詠九首
- 弱冠論交老更堅,平生風義想前賢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寶學連公挽詩二首
- 弱冠聲名翰墨場,一官小試活人方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翊善余公挽詩二首
- 岳冠山下月黃昏,石立波蠶勢莫分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過岳冠山二首
- 云冠儼臧獲,霓騎想飛越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春日同伯氏游問政山門意似表弟舊題用其韻先
- 掛冠無慍亦無喜,抱膝自歌還自聽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次曾谹甫韻寄賀子忱
- 儒冠真蹭蹬,祖席有光輝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假守蓬州視事二十日以臺章罷黜行至溫湯作此
- 峨冠雖合沓,再鼓已聾盲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送友人兄弟赴省
- 掛冠復掛冠,求去再求去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雞冠與鳳仙,早種近階砌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掛冠十載水云鄉,忽奉新詩助發揚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鮑判院見寄二首
- 纓冠葳蕤跨彩翼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凝神張先生還茅山
- 塵冠固合懸圬壁,羽扇何當出草廬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仁仲治圃三首
- 黃冠紛雨散,紫蓋杳云連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游元陽觀
- 掛冠歸林下,面亦無慚色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機簡堂自隱靜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
- 儒冠鼎盛縉紳多,海內如今數永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送丘尉赴試南宮
- 掛冠歸去岸綸巾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鷓鴣天·我本飄然出岫云
- 位冠洪樞情似昔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清平樂·當年桂籍
- 峨冠上烏臺,直諫汲長孺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送周元特侍郎守宣城
- 儒冠深覺誤平生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感時
- 危冠廣袖楚宮妝,獨步閒庭伴夜郎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豸冠議論回天力,繡節平反念母心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挽沈提刑
- 鰲冠仙山,龍銜瑞燭,銀闕凌空碧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永遇樂·元夜風光
- 彈冠一趺坐,茹連豈吾事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浴罷
- 巾冠墮城府,桔槔無休時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從馮黎州飲梅林以山谷舊時愛酒陶彭澤今日梅
- 峨冠進之白玉堂,天高會借長風送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挽王隱君
- 峨冠置之一堂上,不勞折箠西夷服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王總卿
- 未冠雞窗友,于今鶴發翁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別樞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