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2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掛冠茍有期,終焉稅塵鞅。 -- 出自明·梁時·秀野軒詩
- 掛冠余亦滄洲去,遲爾煙霞倒玉壺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送文子還吳
- 籜冠文有意,為稱鬢邊斑。 -- 出自明·廖孔說·贈友
- 高冠長劍并嵯峨,許國籌邊感慨多。 -- 出自明·柳溪府君·送湯公子應(yīng)薦之京
- 掛冠笑傲白云外,結(jié)樓面勢西山陰。 -- 出自明·盧熊·白云海
- 巍冠正弁侍天闕,芙蓉菡萏排寒汀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張公洞
- 儒冠掛卻白頭新,廿載支離笑此身。 -- 出自明·錢謙貞·復(fù)次漫興前韻八首(錄四)
- 天冠瓔珞現(xiàn)重重,風(fēng)送潮聲入梵鐘。 -- 出自明·沈天孫·禮觀音大士二首和湘靈
- 儒冠自昔為人下,豪士累累走中野。 -- 出自明·屠應(yīng)埈·高陽行
- 峨冠何如人,攜我相與俱。 -- 出自明·汪應(yīng)軫·送舒國裳修撰調(diào)閩舶提舉
- 女冠掩戶何爰爰,脫略之語復(fù)誰肩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女道士室前夜見流火
- 掛冠尋竹渭南村,那識無人與有人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過渭南
- 貂冠齊入分椒舍,朱門盡是鳴環(huán)者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西京篇
- 弱冠弄柔翰,名忝薦賢籍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將至徐作
- 峨冠映長鬛,大布以為衣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
- 黃冠指路香先入,蠟炬穿云火半青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華陽洞(采真篇)
- 弱冠好山水,朅來廬阜陽。 -- 出自明·危素·游廬山棲賢寺
- 掛冠辭漢闕,避地向江干。 -- 出自明·徐繗·冬日宴何中翰館
- 整冠迷狎李,稱物昧持權(quán)。 -- 出自明·徐威·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
- 鐵冠棱棱斧在握,繡衣使者行燕朔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贈譚青原侍御
- 南冠瞻北斗,吳女解淮歌。 -- 出自明·張宣·感興
- 儒冠傲軒冕,農(nóng)耒力菑畬。 -- 出自明·邾經(jīng)·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
- 儒冠多誤身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阮郎歸·山前風(fēng)雨欲黃昏
- 脫冠情彌敦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同廬拾遺過韋(一作章。非)給事東山別業(yè)二
- 儒冠多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真珠簾·山村水館參差路
- 童冠齊業(yè),閑詠以歸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時運 其三
- 弱冠弄柔翰,卓犖觀群書。 -- 出自魏晉·左思·詠史
- 掛冠神武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驀山溪·掛冠神武
- 霞冠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滿庭芳·紅葉飄零
- 彈冠實伊始,此生各飛蓬。 -- 出自宋·朱松·酬馮退翁見示之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