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筇屐追隨多勝侶,青佩黃冠方領(lǐng)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念奴嬌·麥秋時候
- 風(fēng)蕭蕭,冰瑟瑟,淡煙空蒙冠朝日。 -- 出自宋·劉瀾·桐江曉泊
- □□□博取,巍科□□,儒冠於我何負(fù)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水龍吟·桑蓬掃盡閑愁
- 誰與卜筑於此居,峨然其冠孔氏徒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耕漁處
- 此去穩(wěn)登云里路,定知榮冠籍中仙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童子敬赴省
- 掛琴無壁一長吁,可是儒冠竟誤儒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陸伯容
- 年年常記今時節(jié),花滿朝冠酒滿觴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壽趙默庵
- 十年竟被先疇役,大袖高冠反顛倒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陳清叔晚菊
- 顛狂社舞喧戲劇,落魄儒冠奇嘲罵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丙申上元喜晴孤坐懷舊二十韻
- 始知方技可發(fā)身,不信儒冠真誤人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贈堪輿家楊生
- 蘇仙行部溧州時,曾賦黃冠白鳥詩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東觀徐煉師松隱丹房
- 道袍薜帶應(yīng)慵掛,隱帽皮冠尚懶簪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晝乘白虎游三島,夜頂金冠立古壇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男兒此等不平氣,空使沖冠射斗牛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悶述二首
- 吾巾不是不冠儒,曾被儒冠幾誤予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獄中責(zé)廷尉
- 苦莍難沒詩家事,會看塵冠早一彈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謝叔子陽丈惠詩
- 更令此手曾扶日,未必吾冠不切云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三用韻謝士安
- 詔書前日下丹霄,頭戴儒冠脫皂貂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送張六諫議歸朝
- 數(shù)奇落在千官底,敢嘆儒冠誤此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旅中書懷
- 如今歲晏從羈滯,心喜彈冠事不賒。 -- 出自唐·邢群·郡中有懷寄上睦州員外杜十三兄
- 自憐長策無人問,羞戴儒冠傍塞垣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兵后尋邊三首
- 赤城不掩高宗夢,寧久懸冠枕瀑流。 -- 出自唐·林嵩·贈天臺王處士
- 寒鳴寧與眾蟲同,翼鬢緌冠豈道窮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蟬
- 正憐東道感賢侯,何幸南冠脫楚囚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移饒州別周使君
- 正憐東道感賢侯,何幸高冠脫楚囚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移饒州別周使君
- 往事往事恨未了,長恨儒冠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江城梅花引 己卯除夕
- 北歸人未老,喜依舊,著南冠。 -- 出自元·陳參政·木蘭花慢 送陳石泉自北歸 志雅堂雜鈔
- 去年因戲賜霓裳,權(quán)戴金冠奉玉皇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昔年嘗走齊魯間,紫霞高冠白云履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送呂山人中父
- 羞將雞舌斗馨香,欲取鸃冠并顏色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同院僚觀閣中牡丹作
- 人言賤子叨知已,試把塵冠一振纓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孔中丞
- 將軍下筆枉施功,羽箭賢冠事不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自贊
- 玉食會當(dāng)陪上苑,貴名高冠密云龍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煎白云茶二首
- 曾耽幽概穿廊曲,猶記筠冠問客生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閒步游紫極觀
- 蒼松腴硬久陰崖,此亦鶡冠寧肯忽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戲贈楊伯時
- 摩挲老眼說舊觀,張衣大冠逢建武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次韻翁伯紹教授
- 漢庭用少臣今老,魯俗皆冠我獨(dú)髽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閒居自遣
- 且煩寫在山巖里,野服黃冠看瀑泉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贈寫照陳生
- 不知新歲還家未,白發(fā)沖冠有幾莖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寄輔漢卿
- 鄉(xiāng)心幾夢海壇居,半老儒冠計未疏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喜劉邦瑞遷居采芹坊二首
- 十年疏鬢為誰斑,天借儒冠日月間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寄七山人
- 諸生白面今已老,三載儒冠空潦倒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韓介玉畫為童中州掌教題(介玉乃張仲舉門人
- 相逢屠狗皆亡虜,對泣南冠半故鄉(xiāng)。 -- 出自清·魏耕·曉發(fā)蘇州逢故人
- 故宮春色悄然去,無私王冠只一端。 -- 出自·陳獨(dú)秀·金粉淚(56首)
- 蚤承丹詔入華清,卻戴黃冠出漢京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擬唐人送宮人入道(二首)
- 凜然獨(dú)立紈綺中,大帛之冠衣大練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樂敦仁用師伯渾見示句中作禪語禪不可不領(lǐng)話
- 一官何事不歸去,空戴南冠泣楚囚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立春有感
- 脫巾露頂君休問,倦客塵冠底用峨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又次韻馮文度春晚二首
- 小忤其意中如焚,發(fā)上指冠兩目瞋,投袂而起劍及門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權(quán)貴人
- 方當(dāng)羽檄馳千里,信有纓冠衛(wèi)一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贈艾校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