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冠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無人知此意,一笑對黃冠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濠州春日呈趙教授
- 幽居有馀樂,奔走愧儒冠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山中即目二首
- 豐神更閑雅,野服竹皮冠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蘄春李丈解后游江上園勸游人不可折花木禁漁
- 慷慨論時事,羈棲笑楚冠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渭河道中 其四
- 北岳云煙思抗志,東門冠蓋羨遺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刁晾純挽歌詞二章
- 將幕鼓旗驚白晝,諫垣冠劍動青冥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沈諫議
- 縱橫興來筆,欹側醉中冠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何秀才郊園五首
- 微逕透重巒,茅堂竹葉冠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贈學仙者
- 仁皇閔崩壞,廣庭集危冠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緱氏別后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
- 力學致顯位,拖玉簪華冠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新遷書齋頗為清曠偶書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
- 在處胭脂久零落,不知冠蓋能風流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重過石城埭
- 輶軒鳳凰使,林藪鹖雞冠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秋日遇荊州府崔兵曹使宴
- 榻上賓朋談盛德,山中冠褐混凡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酬蔣知觀所惠詩
- 炎皇初解印,白帝又彈冠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立秋有感
- 楚材稱晉用,秦臣即趙冠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懷
- 舉俗愛文身,誰識章甫冠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在永嘉作
- 池魚幕燕依棲淺,軒鶴冠猴寵渥新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驛傳杭臺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并寓悲
- 白石堪為飯,青蘿好作冠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見題郊居十首,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
- 一從解蕙帶,三入偶蟬冠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
- 冷氣清金虎,兵威壯鐵冠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潤州楊別駕宅送蔣侍御收兵歸揚州
- 早是玉堂客,猶著侍臣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早是玉堂客
- 龍鑣日益遠空游,漢廟冠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入仕致身知是早,年弱冠,正青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江神子/江城子
- 坐使車書同萬里,行看冠蓋襲諸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
- 赤日去省已亡律,曷若冠帶共甘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紹巖上人寧親
- 徐從信都學,染翦宜棄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徐無黨歸婺州
- 太帝宮庭無暑入,大明冠佩退朝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閻中孚職方暴雨幸涼
- 勉意妻兒猶茍祿,強顏冠冕未抽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春日偶書
- 雙驂推軛如畏遲,行從冠服多威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楊之美畫
- 明朝預王會,畏濕兩梁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除夜雪
- 秦皇焚舊典,漢祖溺儒冠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四皓廟二首
- 賴有瑯邪溪,時濯塵纓冠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揚州池亭即事
- 臨風自慷慨,素發沖儒冠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射弩
- 小閣於吾有大功,清涼冠絕洛城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宮小閣納涼
- 近臣多白發,此老獨黃冠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黃奉議序致仕作
- 堪憐寒露冰壺玉,塵滿冠巾汗滿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弟觀為眾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絕因趁韻
- 窮均軒世律,皮解漢廷冠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新筍成竹
- 三嘆來章深意在,肯容冠綬久生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祗答提舉觀文丁右丞
- 早眠而起晏,永日或不冠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寓陳雜詩十首
- 東望川原拱別都,漢唐冠蓋已兵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雜詠五首
- 駢脅當車闟戟先,相君冠蓋照秦川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有所嘆
- 田園半拱木,兒稚總勝冠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魯直示其伯父祖善馬鞍松隱齋詩次其韻
- 婆娑欲頭白,不肯彈其冠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漫浪翁
- 詞人洞簫賦,公子鵕鸃冠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司農崔丞
- 臥憶郊扉月,恩深未掛冠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病中二首
- 山下驛塵南竄路,不知冠蓋幾人回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四皓廟
- 家中孤弱子,長子未及冠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漫酬賈沔州
- 何人居此處,云是魯女冠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登九疑第二峰
- 命酒閑令酌,披蓑晚未冠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對雪(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)
- 翩翩淮南英,顯顯士林冠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滿子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