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諸圣共忘心外境,八仙同入飲中歌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子華兄生日五首
- 已愁共雪因風(fēng)去,更著繁弦急管催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鷓鴣天·兩個鴛鴦波上來
- 扁舟共絕潮河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清平樂·云無天凈
- 人間共饒宴樂,算天孫、怎忍遣河斜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木蘭花慢·桂鄉(xiāng)云萬縷
- 傷心共吟邊,殘墨在窗欞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哭潘德久
- 三友共一笑,歲寒同百年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
- 請師共教授,兒侄精六藝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哭小侄梅老
- 何當(dāng)共泛波微綠,更得同看月正盈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邢季允梅花
- 宗人共集作圜坐,酌以大斗飛金鐘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予既賦金貂亭詩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連飲輒
- 詩外共誰千里月,雨中老卻一山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有識共知方寸好,無求方得幾多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行
- 無人共跨南山犢,便作尋花問柳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
- 歲事共知雙鬢雪,梅花又過一年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元日
- 無人共襟抱,煙雨話桑麻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居十首
- 有客共攢眉,蠶叢事可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唐律十首
- 薺菜共挑元日雨,梅花未放去年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元日雨
- 杞菊共傳寒綠賦,柴桑不隔紫霄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趙尉送菜
- 白云共住山前后,黃葉自知秋淺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惠山月印題用予尋家韻詩見簡輒復(fù)賡載寺前老
- 少時共燈火,往往夜向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別蒙侄
- 與君共住維摩室,何日重攜鶴膝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病中酬王尉
- 蹕靜共傳新太守,硯寒仍是舊書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呈知郡汪少卿
- 愚智共知窮有分,浮休俱與醉無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胡兄
- 舉世共知名父子,此身莫負(fù)晦翁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滕和叔投贈
- 山靈共欲留人住,新月隔溪煙霧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宰集珠溪
- 奏篇共上寥陽殿,未必精忠隔九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悼祭酒徐仁伯
- 廬山共江左,久已費越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丐祠不獲
- 待歸共買黃牛去,耕落煙村月一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石孫偶中童科程弟有詩次韻
- 一觴共滴蟾蜍露,并遣五千書傳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劉仲子就試
- 革華共徘徊,愛此山叢叢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夏日珠溪賦八音體
- 紫莼共煮香涎滑,吐出新詩字字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羹莼
- 與君共有吟詩癡,月下柴門下厭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過陳湯卿溪堂
- 何年共話商山舊,分種歸來欲滿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少微山觀橘
- 從來共結(jié)歸山侶,今日多應(yīng)獨自休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高諫議蒙兼賓客時入翰苑
- 此時共想朝天客,謝食方從閣里回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劉禹錫主客冬初拜表懷上都故人
- 繡帶共尋龍口出,菱花爭向匣中開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詠鏡
- 漢朝共許賈生賢,遷謫還應(yīng)是宿緣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主客劉郎中
- 濃淡共妍香各散,東西分艷蒂相連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詠南池嘉蓮
- 登閣共看彭蠡水,圍爐相憶杜陵秋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寄落星史虛白處士
- 閑來共陪杖屨,邂逅已成三。 -- 出自元·羅慶·水調(diào)歌頭 游武夷 武夷山志卷十五
- 恤饑共設(shè)三冬粥,稽首諸公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戰(zhàn)掉丑奴兒
- *袍共敝而無憾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·偶爾心明
- 并骨共同棺槨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姚源憶故人 舍弟運甫有書議葬事,以詞答之
- 大家共喜白慶來,玄中玄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師父贈譚仙詞曰,張公吃酒李公來,
- 漢卿共、信仲官人,乃清河一姓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華亭十殿試
- 良緣共結(jié)功無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蓬萊客 贈吳庵師
- 笙歌共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點絳唇 鳴鶴馀音卷之四
- 三老共全清福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道無情
- 知音共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點絳唇 暮春游五華山繼先師韻
- 良朋共賞玉蟾圓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龍門川溪水,同翟老賞月
- 嚴(yán)冬共喜小方壺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江城子 方壹過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