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諸公共得何侯力,遠方新抄陸氏方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秋日客思
- 扶筇共坐槎牙石,澗水悲鳴無歇時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坐澗邊石上
- 永懷共濟心,莫起胡越意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杏園即席上同年
- 但能共得丹田語,正是忙時身亦閑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偶題
- 兄弟共行游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于玄武陂作詩
- 忘憂共容與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于玄武陂作詩
- 同塵共垢。 -- 出自魏晉·繁欽·遠戍勸戒詩
- 歷稔共追隨,一旦辭群匹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臨行與故游夜別
- 出入共荊扉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仰贈從兄興寧寘南詩
- 銜巵共君傾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至大雷聯句
- 群帝共上下,鸞鳥相追尋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效阮公詩
- 賢圣共草昧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效阮公詩
- 賓從共矜驕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效阮公詩
- 萬壑共馳騖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渡泉嶠出諸山之頂詩
- 雜樹共冬榮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渡西塞望江上諸山詩
- 迨草共階生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班婕妤怨
- 花草共縈映,樹石相陵臨。 -- 出自隋·楊素·山齋獨坐贈薛內史
- 逝者共已遠,升攀想遺趣。 -- 出自唐·包融·阮公嘯臺
- 玉石共笑唾,駑驥相奔馳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勿執古寄韓潮州
- 夕鴉共鳴舞,屈草接芳菲。 -- 出自唐·蘇味道·贈封御史入臺
- 明光共待漏,清鑒各披云。 -- 出自唐·蘇味道·使嶺南聞崔馬二御史并拜臺郎
- 人不共潮來,香亦臨風散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生查子
- 玉人共倚闌干角,月華猶在小池東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最高樓·微雨過
- 雪月共高寒,求多意未闌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再賦四十字
- 不妨共踏溪津路,日日云山入杖藜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訪吳元鼎如村五首
- 無人共談塵,自酌引壺觴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過松江寄務觀五首
- 殘年共擬看三白,酌我從今未厭多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鄭守舜舉喜雪四首
- 何時共結柴桑社,籬下烽來菊正繁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過龐佑甫
- 眼明共識西都艷,齒冷應懷北苑珍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用前韻以小春茶餉子象
- 著柳共看飛絮動,打窗渾作亂蚊聲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元夕再用韻
- 當初共道擎天重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
- 無人共拜天邊月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憶秦娥·梅花節
- 快活共千年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望江南/憶江南
- 一觴共祝修鈴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清平樂·英姿慷慨
- 底須共、紅塵爭道,頓荒松菊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滿江紅·近日衰遲
- 白頭共開笑口,看試妝滿插,云髻雙丫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瑤臺聚八仙/新雁過妝樓
- 天明共云散,日落依鳥宿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秋晚銅山道中宿隱者
- 心期共賀太平世,去去故鄉親食薇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寄宋申錫評事時從李少師移軍回歸
- 云村共香飯,水月喻秋花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送僧東游
- 憑闌共四顧,湖海入危樓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太守召陪諸公游虎丘
- 兒童共喜重迎伋,父老相歡許借恂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公權喜太守再留
- 朱欄共約他年賞,翟幄休嗟數日空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韻公權子通唱酬詩四首·牡丹
- 桃徑共無言,整冠防未然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李
- 天上共悠悠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直須共賞莫輕孤,回首萬金何處買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玉樓春·三月牡丹呈艷態
- 翠屏共、繡幃燈照。 -- 出自宋·杜安世·剔銀燈·夜永衾寒夢覺
- 浮舟共愛清湖色,披竹時尋曲水涯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昌言謁見景仁民居話及洛事
- 懷人共惜車音斷,對酒須論盞底空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永叔雪
- 披竹共尋前會處,插花仍學少年時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化光殿丞謁告還里某數奉游集蒙賦詩道舊輒依
- 奉使共成三世澤,思親遠滄百年心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十一侍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