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9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僂指摳衣日,于今歲六移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飲呈葉司戶
- 許我詩五十,方得見六篇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呈尤侍郎陸禮部
- 何處逢黃菊,秋風故六朝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送周端常之建講學
- 便欲呼云車,御風駕六氣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崇禧夜坐
- 我自儒多誤,心慚佛六通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暮春聯句九首
- 此病從何得,蹉跎過六年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八月病中
- 東海揚塵久,無人釣六鰲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過徐禮郎狀元坊
- 焚香奉真祠,篝衣尋六經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五鼓
- 淮康望夷門,驛舍猶六七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至趙莊鎮舍轎乘馬二首
- 玉樹非新曲,遺風似六朝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上新河雜詠二首
- 朅來湯口意欣欣,卅六奇峰想出群。 -- 出自·黃賓虹·湯口
- 日月還丹闕,風云送六飛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
- 洲之上,橘之下,矮屋六七間,皆茅茨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橘洲行
- 猶如陵空鴻,矯矯奮六翮。 -- 出自宋·長倩·題清芬閣
- 大哉龍伯國,乃欲舉六鰲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寄洪雅令孫良臣
- 坐令郡兩堰,豈減渠六輔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石季野縣丞見示喜雨詩次韻為謝
- 權輿生吾道,羽翼副六藝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沈德和使君生辰四首
- 先君昔歸老,手自植六梅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謝朱宰賦南園二十韻
- 君不見蘇季子,腰橫六印車如水,奇禍一朝生口齒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醉歌贈袁茂才
- 天生好兒郎,玉筍森六七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朱使君家諸郎將別十一韻
- 清曉宮門外,猶聽打六更。 -- 出自宋·董師謙·錢塘懷古
- 徂暑變新涼,一氣分六九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病中和東里寺中作
- 平生讀醫書,殆未通六七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步自玉局會飲于判院涂丈廨舍正得日字
- 柏玉不我過,過我必六月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來訪是年天不雨梅亢熱異
- 卦下觀一彖,卦中求六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大衍易吟四十首
- 宣父老于行,苦辛定六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亭秋懷十五首
- 七十合致仕,已閒十六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興十二首
- 賊賈獨不爾,竊位十六年,不奏理廟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三陰與三陽,應天之六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素問十六首
- 五行加相火,于地分六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素問十六首
- 髧髦昔何□,□今曶六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不寐三首
- 倉皇得郡免朝辭,十六年間老轉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有感三首
- 熱熱如三伏,飛飛忽六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二月大暖雨二十四晝夜二十五日始雪
- 何物稱三品,今朝過六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丁亥元日二首
- 共擬膺三錫,何煩奉六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前參政浙西廉訪徐子方得代送別三十韻
- 六位六爻畫,分明如六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偶讀易兌卦衍朋友之義送歷陽廣文倪耕道應淵
- 三十年為世,吾今迫六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十年吟
- 匣劍藏百鏈,帨巾解六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會真堂呈景高士
- 學欲追三代,心終醉六經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蒲大受書懷十首
- 對境一念不萌,應緣六根皆凈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和二首
- 已喜識真吾,何妨行六通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讀金剛經
- 同聲相呼和,深可調六律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朱仲遠樊唐老趨闕奉大對
- 大歷開真主,群雄控六飛。 -- 出自宋·韓彥質·高宗皇帝挽祠三首
- 一百八景蟠繞,三十六峰囘環。 -- 出自宋·胡有開·句
- 一旦因得意,誦之于六宮。 -- 出自宋·皇甫泌·送梵才上人歸天臺
- 銅匜艾納翠氤氳,六六屏山酒半醒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春夢
- 鬼工鑿山骨,何年驅六丁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游謝仙巖飛霞觀巖下李參政墓
- 教子成三俊,傳家有六經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呈茅一霽先生
- 人生一月間,得笑無六七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效古別昭德群從
- 相次下維揚,庀職從六飛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榮茂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