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9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睿感通三極,天誠貫六幽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晚秋喜雨
- 夕陽塵土漲郊墟,六六峰頭夢覺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范氏莊園
- 人生不如意,十事常六七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廛居久不見山,或勸作小樓以助登覽,又力不
- 儉歲安三戶,馀年寄六條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登遷仁樓,酬子婿李穆
- 臨歧方教誨,所貴和六姻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別李氏女子
- 國體真三代,江流舊六朝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魯港
- 起看扶桑曉,紅黃六六鱗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石港
- 辭輦復當熊,傾心奉六宮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雜曲歌辭·天長地久詞
- 自著衣偏暖,誰憂雪六花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令狐绹相公
- 泉冷無三伏,松枯有六朝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游棲霞寺
- 卻寫李成驟雨,惜無六幅鵝溪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鄭防畫夾五首
- 公今未有田,把筆耕六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瞻和王子立風雨敗書屋有感
- 升騰便欲致云雨,十六開士觀云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長短星歌
- 章生南溟鵬,籠檻鎖六翮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章禹直開元寺觀畫壁兼簡李德素
- 章生南溟鶻,籠檻鎖六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張禹直開元寺觀畫壁兼簡李德素
- 滔滔時輩今黃壤,六六年華屬老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舊鍾馗
- 清溪鬼谷子,雄辯傾六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題清溪寺
- 歸隱淮陽市,遨游十六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簡夫挽詞二首
- 天地一大窯,陽炭烹六月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大熱五首 其一
- 別有千萬意,付之六六鱗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吳伯成歸建昌二首
- 議論參諸老,文章本六經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寄趙茂實大著二首
- 身健登高閣,眼明書六經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曾云巢年八十聰明不衰小楷寫六經家有小樓日
- 對客論三史,令人愧六朝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十四
- 永懷衡門士,辛苦守六經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詠
- 一片兩片三四片,五六七八九十片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詠雪
- 必爭如五射,有禮異六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張明叔兄弟雨中見弄水軒投壺財酒薄暮而散斗
- 南塘本后亦有補遺六首,除小圣樂綠葉陰濃一首為北曲外,其余五首亦并見三卷本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,見石蓮庵匯刻遺山
- 追思往日兮行李難,六拍悲來兮欲罷彈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胡笳十八拍
- 自從甲兵興,奄忽五六年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戈甲鮮明,旌麾光彩,六軍隨至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龍吟·古來夷狄難馴
- 后果纏三足,前因感六牙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游法華寺
- 故人隨化往,倏忽今六霜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從事淮南府過亡友楊校書舊廳感念愀然
- 風煙慘無主,載祀將六百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二游詩·任詩
- 海浪刷三島,天風吹六英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酬襲美先輩初夏見寄次韻
- 且饒人大賣,呼么喝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舊日皆春
- 柏頌才過,梅妝方試,六秀蓂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遇樂·柏頌才過
- 祥煙起,紛敷浮袞冕,六變笙鏞迭奏,一誠幣玉交持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禮歌
- 玉皇傳宣,搜求仙子,六百余員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 武當降筆 依托辛天君,見嗚鶴余音卷
- 張公吃酒李公顛,盛六生兒鄭九憐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曲中唱語
- 輕裘誰家子,百金負六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行路難
- 人而茍不遇,抱簡誦六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登泰山日觀峰
- 時有江云近,僊衣掛六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望夫山
- 下筆到西漢,料兵如六奇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北樓感事
- 一十月二萬,九千馀六百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皇極經世一元吟
- 十五嫁為盧家婦,十六生兒字阿侯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莫愁歌
- 官閑猶有守,旋折窘六轡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文潛送況之諫議十四丈守潞過成季作
- 中天翥鸞鳳,我自無六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用無斁八弟永城相迎韻寄懷
- 安知黃鵠舉,隨時振六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二東城高且長
- 策士仍三年,側席收六奇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鄭公績赴試金陵
- 度嶺三百里,攜家五六人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初到曲江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