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8個(gè)字的詩句
六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
- 元明散諸根,外與六塵合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遠(yuǎn)韻齒痛
- 乘高望遺跡,磊磊六十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八陣磧
- 辛勤直使行路泣,六親不信相尤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(zèng)馬正卿秀才
- 我生本無生,安有六十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癸未生日
- 空庭一無有,初種六株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庭中種花
- 別有千萬意,付之六六鱗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送吳伯成歸建昌二首
- 以我一心靜,參他六月涼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豫章東湖避暑
- 千山萬山閩中路,六尺枯藤兩芒屨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出閩
- 千兵喝賞黃金盡,六月臨戎白刃寒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提刑彭仲節(jié)平叛卒
- 客從遠(yuǎn)方來,亦是六十叟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章泉二老歌
- 三國英雄由將相,六朝人物只嬰孩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讀史
- 七賢林下固不異,六逸溪頭良可謀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醉賢圖
- 野老相逢閑指點(diǎn),六朝宮闕盡桑麻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金陵
- 今年送客浦陽江,六月秋風(fēng)吹柳樹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汪用衡北上
- 三梁倒掛銀河疏,六月飛花灑寒雪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廬山行送行
- 原是狂生漫題贈(zèng),六朝碑例合鐫無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91
- 我書喚作三椏記,六祖天臺(tái)共一龕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82
- 黃金華發(fā)兩飄蕭,六九童心尚未消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海棠
- 漢代神仙玉作堂,六朝文苑李男香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27
- 山繚平湖,寒飆揚(yáng)、六英紛泊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念良游/滿江紅
- 少日用壯膽力麤,六鰲可取負(fù)而趨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九日雨中作
- 猶疑秦雞暴,擅此六國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食芡實(shí)作
- 三山春水拍江流,六代余風(fēng)掃地收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晚泊三山懷古兼寄歷陽明游
- 長持一馬箠,浪走六街塵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京居感興
- 五老舊游應(yīng)悄默,六朝閑事肯悲涼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歷陽寄金陵衍上人
- 一川風(fēng)露荷花曉,六月蓬瀛燕坐涼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西湖二首
- 旌旗東下路塵開,六月風(fēng)云席上回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余杭久旱趙悅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
- 何年南狩牙檣出,六月西來雪浪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雙漸之漢陽
- 況排千年非,獨(dú)抱六經(jīng)意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寫懷二首
- 譬如驊騮踏天路,六轡豈議收駑駘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冬望
- 臨汀劉君落落者,六伎絕偉如天資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劉醫(yī)博
- 從此不辭驅(qū)瘦馬,六街終日踏塵埃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二月六日初見待漏房前柳色微綠欣然成詠
- 操業(yè)五常備,艱難六極全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哭尚穎
- 宮漏清高處處聞,六待寂寂夜將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宮漏謠
- 猿巖垂磊落,龍窟六喧豗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太行
- 三國是非春夢斷,六朝城闕野花開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潤州甘露寺
- 一日新妝拋舊樣,六宮爭畫黑煙眉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宮中曲二首
- 西風(fēng)數(shù)點(diǎn)迎秋雨,六尺芙蓉滿意涼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澹澹青燈細(xì)細(xì)香
- 悵別三河道,言追六郡雄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送魏大從軍
- 萬里從茲不得歸,六親自此無尋處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長安二月多香塵,六街車馬聲轔轔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長安春
- 五運(yùn)未教移漢鼎,六韜何必待秦師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喻東軍
- 五鳳灰殘金翠滅,六龍游去市朝空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北原閑眺
- 八韻賦吟梁苑雪,六銖衣惹杏園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送福州王先輩南歸
- 一洞煙霞人跡少,六行槐柳鳥聲高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南省伴直(甲寅年自江南到京后作)
- 懷蘇亭子草成蹊,六鶴空堂舊跡迷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五
- 釋迦臨入涅槃日,六慾天中現(xiàn)此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穢跡贊
- 水長二三尺,梅余六七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日散策二首
- 兩三條電復(fù)無雨,六七點(diǎn)星微上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龍虎山祈雨早行有作
- 三四聲猿叫落月,六七竿竹呼起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上清宮方丈后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