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7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料我年當三十六,青云白鶴是歸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呼喚體自述
- 仙都赤城三十六,洞主騎鸞翳鳳來陪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二鬼
- 伏羲始畫八八六十有四卦,羅天網地括五材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佛在靈山證果,六年后、雪嶺修持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道釋儒門
- 乙百更添三十六,算來總是公年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在昔嘗聞
- 倚看樽前,團欒六子,三女三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柳梢青·家近閩南
- 五斷無明業火,六除俗里人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一寸金·一不輕師慢法
- 聞道蕊宮三十六,美人爭為卷珠簾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宮詞二首
- 前占寒食一百六,算到其時未合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獻小桃花二絕
- 又聞地有三十六所洞,洞中多聚神仙眾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安秘丞歌詩集
- 物外洞天三十六,都疑布在洛陽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小車初出吟
- 四象相交,成十六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大易吟
- 首出庶物,同游六虛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應龍吟
- 一日射虎三直六,驍勇無前誰不伏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觀獵會圖
- 五眼三身四智,六度萬行修齊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西江月·悟了莫求寂滅
- 百千人欲死,四六老能工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寇荊山
- 斜陽十里煙蕪,六橋風浪,有誰掉、采蓮舟去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祝英臺近·小盆池
- 老夢無情,不到六橋風柳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玉漏遲·故都冬亦好
- 我年今已七十六,師五十二亦多病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正月二日游慈云為齡叟作
- 八識元從孰起,六根本是誰般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西江月·覺性從來具足
- 八夫獲二亡其六,盡取黨人付諸獄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八盜
- 紫陌青門,三十六宮春色,御溝輦路暗相通,杏園風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酒泉子·春雨打窗
- 朝游碧峰三十六,夜上天壇月邊宿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登天壇夜見海日
- 聲喧大呂初終六,影動玄圭陟降三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王堯明郊祀顯相之作
- 上手詔在廷云:六璽之用,尚循秦舊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水調歌頭·九金增宋重
- 過盡碧灣三十六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蝶戀花·漠漠飛來雙屬玉
- 墨花皇皇五十六,寫出江南愁萬斛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題文山上巳詩
- 密布同云萬里,六飛玉糝瓊鋪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西江月·密布同云萬里
- 尋遍洞天三十六,蒼靈獨閉此巖扉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清秀山
- 巧分六出騃滕六,迅折千葩怯殷七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愛梅歌
- 在郊一角麟,藏六五總龜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送陸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
- 且如皇宋三百六十州,出門所在多山丘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日鑄嶺下狂歌行
- 單傳橫出二十六,未許歙梅洪雁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黃宰致江西詩雙井茶
- 一生出處龜藏六,萬事乘除狙賦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人日吳明輔招不往
- 我無王書二千六百紙,空有六經四十三萬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贈背書人王生
- 吾生只可龜藏六,世事何如狙賦三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易地昭武去之日與家人集新作南門書水鏡壁上
- 其六冬青樹老六陵秋,慟哭遺民總白頭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
- 便講玄玄,搜六六,論三三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贈三水三老先生
- 五戒無明業火,六除俗禮人情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 贈任守一
- 便把三壇等施,六度齊修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陳公王先生
- 口訣金身長丈六,二十八宿會圣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七寶玲瓏 繼重陽韻
- 何處是家鄉,任六道、循環驅使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心月照云溪 景金本注云,一首本驀山溪 喬
- 十五始團圓,十六還成缺。 -- 出自·顧隨·醉花間 題葉上寄君培
- 再來當公六十六,春風習習生談塵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壽容山
- 世祖功臣三十六,誰為韋褲布衣人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光武祭遵
- 世祖功成三十六,云臺爭似釣臺高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鼓報四更,地搖六震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窈窕沾淑女,行六服兮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
- 天子九嬪,王宮六寐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慶元二年皇后冊寶十三首
- 育此群生,首茲六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