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5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黃塵鬢發(fā),六月長安道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洞仙歌·黃塵鬢發(fā)
- 南朝三十六英雄,角逐興亡盡此中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上元縣(浙西作)
- 姮娥約滕六,夜半過江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梅花
- 當年身著六銖服,不識人間有苧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曲肱詩二十首
- 顧我非六六,荷天良拳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長歌行
- 玉天三十六,六梵聚飛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步虛四章
- 霓裳才歇六么鳴,四弦盡作裂帛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其中三千六百年,幾度寒楓逐逝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將進酒·秋山蒼蒼秋云黃
- 武夷三十六峰巒,無人結(jié)草惟空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劉心月
- 飛行三十六天門,我是東華上相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飛行二首
- 龍虎戰(zhàn)百六,烏兔交七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潘高士二首
- 天下三百六十洲,未見堂宇高於此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一篇
- 北里之禾六穗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(diào)曲 羽調(diào)曲 四
- 縣官要備六事忙,村村巷巷催畦桑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畦桑詞
- 江漢揚波六千里,上有巫山矗天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楚妃嘆(楚妃嘆亦刺奇后也)
- 漢將三十六,朱旗燿天垠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玄黃健順六子承,和氣塊圠粗穢澄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僧道士蔣玉壺長歌
- 五劇金鞭,六銜寶馬,誰數(shù)吾家老子昂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同前題
- 赤城門閉六丁直,曉日已燒東海色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雜歌謠辭·步虛引
- 巴城鎖印六聯(lián)靜,盡日閑謠廨署中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春送十四叔赴任渝州錄事絕句
- 一身三十六宮夜,露滴玉盤青桂秋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漢宮詞
- 今日雪飛六出,明夜月圓三五,梅臘正傳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今日雪飛六出
- 正是堯蓂,六葉方開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蝶戀花·透戶涼生初暑退
- 長在新秋六日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減字木蘭花·一丘一壑
- 便合除之六察,少旌最績,何為別駕,暫屈長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天遣東皇
- 大椿一萬六千年,自今日、從頭數(shù)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鵲橋仙·鳳簫羽扇
- 日月陰陽,六爻八卦,細看參同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遇樂·養(yǎng)水養(yǎng)精
- 三年郊見,六變奏咸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才過中秋六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如意令/如夢令
- 五派宗乘,六傳祖意,空立齊腰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無俗念·參玄齟齬
- 三田之內(nèi),六府之中,塵垢頻頻掃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青玉案 此下原有青玉案一從東別長安道一首
- 楚國封疆六千里,荊門巖巒十二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句
- 一年三萬六千刻,玉漏唯余十二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歲除日
- 金吾不飭六街禁,少年追逐乘大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韻
- 于今已踰六十載,棄置大屋墻角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
- 不似云屏六畫鶴,帝宮深處有人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曹光道詠直廬屏中六鶴
- 天圣七年六月尾,玉清始災壇宇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六日會靈火
- 不知逢逢六街鼓,自此發(fā)號通帝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沖卿鼓契
- 蒼駒騧駱六十匹,隱谷映坡分尾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元忠示胡人下程圖
- 峰巒草樹六百里,饑鼯凍鳥聲啾啾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對雪示嘉佑
- 梅爛荷圓六月天,歸帆高背虎丘煙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即席送許制之曹南省兄
- 見說南山六百里,跙盡馬蹄摧屐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賦得南山行送馮中允之辛谷冶按獄
- 比興賦頌六義分,乃有變風兼變雅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謝宣賜御草書急就章并朱邸舊集歌
- 吾今六十六,衰老何可擬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老去吟
- 如何九與六,能盡人間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乾坤吟
- 及正四十六,老去恥無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張元伯職方歲除
- 人生三萬六千日,二萬日來身卻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自況三首
- 為快活人,六十五歲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吟
- 行年六十六,不去兩般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不去吟
- 行年六十六,明月又添年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歲除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