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5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少年嘗記六七月,大暑曾開三五枝。 -- 出自唐·鄭損·瓊花
- 一主參差六十年,父兄猶慶授孫權(quán)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吳
- 十二時中六不收,了然無一事為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為能仁長老本端說無學偈
- 五月有霜六月寒,時見山翁來取雪。 -- 出自唐·靈澈·簡寂觀
- 鳳凰三十六,碧天高太清。 -- 出自唐·春臺仙·游春臺詩
- 魚羹宋嫂六橋無,原是樊樓舊酒壚。 -- 出自清·黃任·西湖雜詩
- 時十三年六月初也牙齒豁來久,老氣尚橫秋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水調(diào)歌頭 洪武九年秋,余下居千墩,嘗作水
- 每愛西湖六月涼,水花風動畫船香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泖濱見荷花(二首)
- 進退八歸六聚,定浮沉,顯真修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風入松·乾坤分布派春秋
- 九會三期,六爻數(shù)足,奇偶相乘,谷神離器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醉蓬萊·混元形一氣
- 九氣騰空六陰靜,潛生煙紫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雨霖鈴·乾元資始
- 五六三十,六六依策補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蘇幕遮 乾坤卦象明道 以下有墻頭花十首乃曲
- 倚窗閑看六花飛,風輕止還作。 -- 出自元·趙可·好事近·密雪聽窗知
- 閼伯層臺,六王雙廟,盡是經(jīng)行處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大江東去 *舍弟
- 釋迦坐雪六年精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浣溪沙
- 能開寂靜六華軒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浣溪沙
- 洗滌三焦六腑,五藏盡玲瓏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八聲甘州·處清涼界
- 款款牽回六只牛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雙雁兒
- 四四一十六個字,二十八字在眾賢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七寶玲瓏
- 玉鎖金匙,六門開闡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玉堂春 重陽真人分梨十化集卷下
- 大都三萬六千日,多病多愁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上平西·想人生
- 既免輪回,六銖掛,去朝元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行香子·歷遍人間
- 九宮十地,六賊杳無形,三光顯,二童傳,一性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驀山溪 示門人
- 輾天河,出六塵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長思仙
- 精彩如五六十人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武邑縣王楫善居室,母俎氏出隆平
- 千里歸心,六年愁抱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感皇恩 立春日,次趙 堂大中韻
- 才壓建安六七,胸吞云夢八九,余子笑談間。 -- 出自元·周權(quán)·水調(diào)歌頭 慶壽
- 一氣歸根,六門三用,到此全憑德行扶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沁園春 贈吳居士丹旨
- 只恁麼,持六陽數(shù)足,抱個蟾兒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沁園春 贈損庵人靜
- 太康去秦六百秋,子孫生長不知憂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張繼善寄桃源圖因賦詩
- 驪山講武六師回,日月旗高過苑來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百年三萬六千場,認取醉鄉(xiāng)去路熟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酒歌
- 展開詠雪六十字,水晶盤中明月珠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酬陳處士詠雪歌
- 初稼新逢六月雪,厄楊仍發(fā)一年枝。 -- 出自近代·劉振美·無題
- 頭顱七十六,見此抑何緩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艾軒老先生文集刊傳上以揄揚其問學下則得佛
- 屋成一百六十秋,來歷無從詢鐵冶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題黃子正易軒
- 嵩陽三十六峰寒,向為明時隱遁難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請人畫嵩山圖
- 憭慄霜華六幕空,丹萸成佩菊芬叢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九日南陽與諸公會
- 三任邊州六往還,此時才入莫铘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莫铘關(guān)
- 居士新年六秩來,細君初慶綺筵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內(nèi)子生日
- 堂堂云漢六千里,一日四履歸封提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
- 殿閣風來六莢新,勾芒猶是管馀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用韻壽鄭子仁二首
- 此中三十六萬里,容我緩轡歌清商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乘月入城
- 四萬黃金六出奇,家藏犬豹虎龍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寄題四川總餉陳郎中籌邊堂
- 蓬萊別后六經(jīng)春,新賜丹邱作羽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主臺州崇道觀
- 春草萋萋六代陵,元宵風景屬殘僧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潘都干元夕
- 岧峣丹闕六龍飛,浩蕩鴻私下九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大人生朝六首·寅孫
- 惡風退作六鷁飛,清秋不成一鶚上。 -- 出自宋·高荷·詩一首
- 來往炎荒六千里,歸來卻得及春菲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
- 終尋三十六峰去,要假聶許平余哀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