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4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于是作六經,以救萬世人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和僉事夾谷之寄韻
- 秦人吞六國,諸侯各附秦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猩猩歌
- 疾驅滕六笞飛廉,六花急舞狂且顛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翰林將指下學峽賓聲叟為諸友先雨雪載途民亦
- 三霜當六十,無復一黑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陽爻極六位,進退貴因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大衍易吟四十首
- 槁項泥六籍,歲晏寒無襦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秋感二十首
- 生世六六載,始獲玷末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興十二首
- 選官六六載,仕少閒日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興十二首
- 歷覽逮六朝,仰止茲為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學詩吟十首
- 休官十六載,此計未全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無病一句成十首
- 年將盈六袠,禮尚記三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虛谷志歸后賦十首
- 休官十六載,不報破家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五言十首
- 矧茲瑞六霙,預云宜百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
- 蘇子佩六印,相國不為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苗經歷耕野
- 一戎平六詔,萬旅削三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孔府判野耘嘗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
- 長女亡六載,次女病未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五翁吟
- 季子佩六印,陶朱賈千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劉養晦練江并序文炳
- 我生逼六十,偶幸全頭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憶我二首各三十韻
- 猶憑六六魚,寄問我沈綿。 -- 出自宋·高文虎·送臺倅趙叔明趨朝
- 仙居應六八,更欲上風煙。 -- 出自宋·高元之·雪竇寺
- 花先開六月,節不待重陽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夏菊
- 仲尼作六經,中遭秦火厄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既為誼夫賦墳廬詩乃蒙和韻再成十首為謝兼簡
- 秋毫滿六虛,須彌藏一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既為誼夫賦墳廬詩乃蒙和韻再成十首為謝兼簡
- 心君降六賊,筆陣掃千軍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曾帥遣意三首
- 繽紛飛六出,景色兔園同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十二月十三日喜雪二首
- 殘僧五六輩,相顧各猜異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游楊村仁王院二十韻
- 先君有六女,所托皆高門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送王敦素
- 倏忽向六十,萍蓬無奈何。 -- 出自宋·賈公望·詩一首
- 椎璋碎六華,剪出寒瓏璁。 -- 出自宋·李伯玉·雪后
- 鹺物直六伯,始嘆生理難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將至蘭陵道中以遠岫重疊出寒花散漫開為韻
- 黃老生六經,斯言固猖狂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讀史
- 尋常竊六畜,夜傍人墻壁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和蘇著作麻姑十詠·虎跑泉
- 生來逾六旬,互覺羽翼成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惜雞詩
- 書樓藏六籍,講席聚諸生。 -- 出自宋·李宗諤·詠華林書院
- 我七君六旬,從會知無期。 -- 出自宋·林若存·送退齋先生歸武夷
- 能舉十六相,斯為舜大功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元凱
- 頗聞十六渡,客子良間關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十六渡
- 莫言九六無心得,須信乾坤一念中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除日暮放鯽魚於月池者九夜再得六復秉燭放之
- 此東林六事之一兮,猶可想見其豐標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遠法師陸修靜贊
- 勸君修,六門通達任優游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參玄歌
- 登巖五六里,小逕穿林丘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游洞霄
- 不是四六文章,亦非仁義禮智,普請大家齊側耳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初二十六,虀羹豆粥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只將丈六金襴掛,莫與諸方論短長。 -- 出自宋·釋居簡·矮僧求頌
- 心王寧,六國清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頗謂龜六藏,全勝兔三窟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山居
- 稍久彌六虛,油油復溶溶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夏雨應禱
- 生年已六十,所歷更萬端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生年
- 秦既滅六國,驅民筑長城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悠悠萬里行
- 衰齡余六甲,酷暑畏三庚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時當末伏暑氣愈隆老者殊不能堪而舊業荒殘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