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六十六十四,甲甲卦卦圓。 -- 出自宋·葛寅炎·題三易備遺
- 一百六十三歲后,方於此塔葬全身。 -- 出自宋·勾令玄·敬禮瓦屋和尚塔偈
- 去郭六十里,閑游避世譁。 -- 出自宋·谷倪子·棲霞寺
- 狀如六鰲擁虛空,戴山出沒滄溟東。 -- 出自明·顧祿·題桶底仙山圖
- 三十六溪清淺水,二十四重高下山。 -- 出自宋·顧士龍·西峰山
- 高談六十劫,暗室百千燈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張持道生辰三首
- 況經六七月,官舍如沸鼎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夔州
- 來成六溪逸,氣合同天倫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馮當可以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效建除體作詩
- 出城六十里,崎嶇轉江曲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游大隋山
- 早發六七里,前途曙未分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早發
- 三百六旬周復始,二十四岸高且寒。 -- 出自宋·黃春伯·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輩拜迎因聯句于水濱
- 瀟湘六月寒如冰,洞庭湖中秋氣生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中秋舟次沙律
- 闌干六曲又六曲,梯級一層又一層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登寶林塔
- 并吞六國獨稱雄,經籍灰飛烈焰中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讀秦紀
- 吟情六義初刪后,古意三爻未畫前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寄鄭樞山
- 待攜六幅生綃去,畫出江南水墨秋。 -- 出自宋·黃榮仲·江山晚眺
- 三十六峰秋色里,月明人倚玉闌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美·題方丈
- 驅馳六十年,今朝方自贖。 -- 出自宋·郟亶·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
- 若還六足盡尖長,此是螳螂最堪用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論螳螂形
- 超然六合作,如翼鸞風矯。 -- 出自宋·江休復·謹次韻和呈垂覽拙詩之作
- 樹花六月無炎暑,省爇銅匜幾炷香。 -- 出自宋·蔣梅邊·檐卜花
- 周旋六經后諸子,陟彼泰山望八埏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
- 風流六朝士,曾此登高岑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凌歊臺
- 丹扆六箴真藥石,童君不餌夭天年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唐敬宗
- 可惜六朝花粉地,年年風雨草漫漫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建康懷古
- 飄然六出舞長空,四顧樓臺玉砌中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題吳表兄雪鶴山茶圖
- 少煩六轡濡,行見四輩迓。 -- 出自宋·李伯玉·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
- 汴水六七月,橫泛被兩堤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榮茂世
- 人負六斗兼蓑笠,米供兩兵更自食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兵餽行
- 蕩滌六合清,萬物湔蒸疫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石蒼舒喜雨
- 到官六月寄書回,未病封題死后開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哭十侄
- 長把六經為準的,最應三代是權輿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謝宋屯田見示永平錄海南編
- 經窮六籍開來學,道繼諸儒集大成。 -- 出自明·李奎·拜婺源文公祠
- 枝枝六出試新妝,色界何曾識許香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蠟梅
- 神仙六鰲背,富貴一蟬翼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秋懷
- 三十六坊如掌平,長橋短艇水從橫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衍·華蓋樓
- 滄溟六闊龍何在,華表秋深鶴未歸。 -- 出自宋·李吟山·贈汪水云
- 三千六百丈羅浮,來今往古得仙游。 -- 出自宋·梁真素·沖虛觀
- 廣南六月官軍到,見說人家斷火煙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乞貓
- 桃李六宮寂,君王幸石渠。 -- 出自宋·林龍遠·宮詞
- 總為六鰲帶歸去,何哉雙鳧更來此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賀江宰生朝
- 三萬六千長短日,吟邊莫遣兩眉顰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吟邊
- 天花六出瑞午林,公溥明通造化心。 -- 出自宋·盧鉞·和太傅平章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遺安撫潛侍郎
- 三十六峰凝翠靄,數千馀仞鎖嵐煙。 -- 出自宋·魯宗道·登黃山
- 故鄉六載不歸去,老盡西風菊徑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干壽道同知北上
- 春風六載忽吹過,浮云萬事無不有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祝君晟之官昌化
- 三萬六千頃,湖侵海內田。 -- 出自宋·羅處純·泛太湖
- 三萬六千頃,湖侵海內田。 -- 出自宋·羅處約·題太湖
- 吳晉六朝嘗已驗,如今留鑰比關中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鐘山
- 五之六之無留良,如此獨步何堂堂。 -- 出自宋·毛直方·獨駿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