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揮灑六合清,提挈神氣完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斬蛇劍
- 一百六日春正濃,江村片水桃花通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清明日游新城觀音祠
- 三十六峰如見君,應問王生醉何許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賦得武夷君送陸無從游閩中
- 陰山六月馬走冰,俠氣淋漓心一片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送吳子化北游因簡童子鳴山人胡原荊御史
- 痁痢六月歸,埋骨蕪湖汀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巴西估悼同行劉客
- 爺年六十九,兒年十三四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巴西估悼同行劉客
- 三百六旬又過矣,四十五春如老何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乙丑元日大雪,自飲自醉,遂呼王山人過尚
- 我今六十五,仍高破角巾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冢
- 我年六六鬢如絲,見汝三齡卻兩期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稱稱初度
- 五月六月山雨晴,空翠紛紛滿衣綠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夢綠軒(有序)
- 回首六橋青草遍,水光山色近如何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(五首。并序)
- 三十六程知遠近,試憑高處望刀州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嘉陵江
- 年年六月星回節,長在天涯客路中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星回節
- 虔炸六銖宜鑄祝,惟祈圣祉保遐昌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丹景山至德寺
- 莫交六闕方朱氏,葉葉蒸嘗奉始終。 -- 出自唐·張齊賢·豫章胡氏華林書堂
- 應嫌六祖傳空衲,只向曹溪求息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答文勝大師清柱書
- 當時六祖在黃梅,五百人中眼獨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文浩百法(間欲擁毳參禪)
- 駕車六九五十四頭蛟螭虬,掣電九火輈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五音六律十三徽,龍吟鶴響思庖羲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風中琴
- 不忍六尺軀,遂作東南行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揚州送伯齡過江
- 三百六十州,克情惟柳州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寄崔柳州
- 平生六衣在,曾著祀高禖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恭禧皇太后挽歌詞三首
- (第十六拍)行盡胡天千萬里,惟見黃沙白云起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琴曲歌辭·胡笳十八拍
- 三十六峰危似冠,晴樓百尺獨登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望嵩山
- 年將六十藝轉精,自寫梨園新曲聲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李周彈箏歌(淮南韋太尉席上贈)
- 三十六窗明月夜,姮娥渾在水晶宮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遍出六宮歌舞奏,姮娥初到月虛輪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凄然六朝恨,依舊照空城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金陵會月
- 言因六夢接,慶葉九齡傳。 -- 出自唐·殷寅·玄元皇帝應見賀圣祚無疆
- 帝御六師,百萬貔虎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皇雅十首·大鹵二章
- 三十六陂秋水來,龍蛇奔走起風雷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安福院二首
- 九陌六街平。 -- 出自宋·裴湘·浪淘沙·萬國仰神京
- 去年六月已大水,居人萬類生魚顋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二月雪
- 斥去六國謀,輟食罵食其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留侯廟
- 誰將六角竹枝扇,來問羲之覓草書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贈沖雅師
- 從古六花長一色,化工應不費培栽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通判都官和諸公雪中席上之作
- 直闚六義追風雅,世上騷人謾葦麻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睹林夫詩編信筆
- 行穿六松陰,鳥語逢人寂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入山謁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書即時事
- 胸中六籍收高誼,手撫辭章應禮闈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施野夫赴舉
- 蘇郎六印蠶作繭,劇飲濁醪適吾原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次天啟贈凈利名吳道人韻
- 忽張六翮去,勢拉淮南天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觀賈表之獵
- 年光六馬去骎骎,末路漂流愧此心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懷彭志南因寄之
- 三萬六千日,日日此優游。 -- 出自宋·劉望之·水調歌頭·勸子一杯酒
- 閉門六月汗如雨,出門褦襶紛塵土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五士游岳麓圖
- 蜀道六十舍,汗牛煩軺傳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程帥袁制使
- 后四六年同北夜,臺星光映老人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口號十首呈程殿撰
- 屈指六年才一夢,更消幾夢了浮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
- 詩人六十合恩袍,平日周庠重譽髦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吳江陳學長送行二首
- 緬思六客同獻酬,如挹韓眾追浮丘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送行六子
- 瀰漫六幕眩明滅,夢汞兩間迷仰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程安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