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六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東君曉夜促歸期,三十六番花遞 -- 出自元·劉因·玉樓春·柳梢綠小梅如印
- 推門去,何妨枕藉,三萬六千場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滿庭芳 壽曾勁節(jié)
- 不因羌管驚飛起,三十六宮春夢長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題宋徽宗雙鴛圖
- 偃蓋千年飽雪霜,深林六月藏風(fēng)雨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題董源寒林重江圖
- 新安新定江水連,三百六十灘在天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上灘行
- 剪作天花撒翠微,茫茫六合生兇輝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進瑞雪歌
- 朱緡三千酒一石,君呼六博我當(dāng)擲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將進酒·將進酒
- 詔錫彤弓出禁城,良家六郡總從行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南征歌六首
- 易道古難全,陽九配陰六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黃景詠夫婦七十
- 智者真宗談一性,相傳六世至荊溪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書荊溪禪師傅后二首
- 默坐契從三,諸方付藏六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過曹氏墳庵在灊皖間蜀僧修靜自天柱退居于此
- 一千二百日離別,五十六驛外相尋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士廷評相會梓州
- 山枯石裂見蒼龍,三十六鱗才赴水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夔州永安宮詞
- 歲歷今才第一行,三百六十完未缺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元日雪
- 境圣人乃凡,野僧才五六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張季子游瑯邪
- 四十九年真大謬,三百六旬長鮮驩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戲簡李清宇
- 踏珠出水如出霧,三十六鳳空銀灣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讀仙書
- 頗聞琳瑯塞門內(nèi),三筆六詩公所監(jiān)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謁衛(wèi)參政
- 須臾雷轟怒濤吼,鼓蕩六合雰溟蒙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古劍歌
- 都忘甲子不知老,三十六峰無限秋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六月雨十一首
- 何當(dāng)買屋此山居,山中六月不知暑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題濕洞
- 秦如虎狼生羽翰,飛食六國俱創(chuàng)殘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補易水歌效郭青山
- 一夜霜風(fēng)穿客衣,二十六房皆采橘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水月院
- 增損諸方精古義,窺尋六脈妙通神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贈長沙僧守節(jié)
- 今朝驛道千里平,而況六幕俱空明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發(fā)光山
- 君今復(fù)探山中奇,潭潭六室世未知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寄題徐亭
- 藥爐丹井知何處,三十六峰煙月寒。 -- 出自明·羅洪先·游黃山題湯院壁
- 數(shù)尺短松千尺苔,山深六月寒蒼。 -- 出自清·魏源·三疊泉
- 匡山云霧窟沉沉,聞有六朝僧未死。 -- 出自清·易順鼎·云霧茶
- 行人指塔話楊璉,三十六宮秋草飛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李嵩宋宮觀潮圖
- 收得三茅風(fēng)雨樣,高堂六月是冰壺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題三茅風(fēng)雨圖
- 天風(fēng)夜半剪冰花,三十六峰如玉立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句
- 安知上帝思澄清,要令六合無泥滓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今秋久雨至八月望夕始晴月色尤清澈可愛置酒
- 濯手為雨噫為風(fēng),斡旋六合臂運肘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李衛(wèi)公贊
- 凌晨眠霜林,余芳猶五六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惜梅
- 幾千萬類塵根凈,三十六峰云氣浮。 -- 出自宋·陳觀·天游峰
- 陰春寒生尚可愛,想見六月清風(fēng)濯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初到漁滄溪
- 不是三秋足風(fēng)露,從來六月亦清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林堂長第一溪山韻
- 向來瘡痏稍稍瘳,雨應(yīng)六月如膏流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和胡文昌嘉禾篇
- 碧玉千壺喧坐次,紅牙六博斗飛錢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辛卯除夜
- 殷人崇以三,周制加其六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青松一首送楊侍郎丈赴闕
- 日日春寒晝掩扉,驚嗟六十五年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十五春寒吟七首
- 無限牛羊無樹木,青青六月地椒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立夏五首
- 逆旅四年逢此節(jié),徒行六間日吾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丁亥十一月初八日南至二首
- 夜氣侵寒薄寢衣,回頭六十二年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夜思
- 某氏馬錫三,何人鰲釣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(lián)句
- 曾向西湖醉寫詩,衰年六十嘆飚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涌金門城望五首
- 爾來何止師左次,三十六策上策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游自次前韻
- 妙處千江分明月,飄然六合點飛鴻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贈集虛孟高士
- 黃鐘九寸裁為律,六呂六律相配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筆工楊日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