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在第2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公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幸公四年持使節(jié),按行千里長(zhǎng)相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轉(zhuǎn)運(yùn)判官李公恕還朝
- 贊公夜宿詩(shī)仍作,巽老堂成記許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回寄圣壽聰老
- 勞公強(qiáng)說修行漸,顧我方為病垢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病中郭尉見訪
- 嚴(yán)公釣瀨不容看,猶喜桐君有故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舟過嚴(yán)陵灘將謁祠登臺(tái)舟人夜解及明已遠(yuǎn)至桐
- 比公惟有凌云檜,歲歲何妨雨露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首
- 孔公靈壽固應(yīng)在,秋晚香山訪佛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首
- 〈公昔與司馬公同居洛下,常與諸老為真率之會(huì),酒肴果蔬,隨有而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首
- 天公聽一言,惟幸早誅魃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冬至雪
- 柳公雖老尚強(qiáng)健,閉門卻掃不復(fù)將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鐵拄杖
- 知公足力無險(xiǎn)阻,憐公未有登山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鐵拄杖
- 愿公此杖亦如此,適意遨游日千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鐵拄杖
- 天公知人心,未禱得所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臘雪次遲韻
- 天公似許百姓足,人事未可一二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秋旅
- 支公惠眼識(shí)神駿,山下泉甘足芳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施崇寧寺馬
- 知公知命身無禱,聊為生靈舉壽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張安道尚書生日
- 識(shí)公歲已深,従公非一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張公安道南都留臺(tái)
- 仰公如重云,庇我貧賤跡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張公安道南都留臺(tái)
- 従公淮陽今幾年,憶持壽斝當(dāng)公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宣徽使張安道生日
- 祝公齒發(fā)老復(fù)少,歲歲不改冰霜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宣徽使張安道生日
- 孔公孟子巧言語,剖瓢插竹吹笙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劉涇見寄
- 吾公庶無疾,但恐園囿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人日獵城西
- 蘇公得罪去,布衣拂霜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(shí)子瞻能言西湖舊
- 問公勝法須時(shí)見,要我清談?dòng)幸龟@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約洞山文老夜話
- 天公閔貧病,雨止得豐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秋社分題
- 楊公守臨汝,俯仰八十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思賢堂
- 能公住嶺南,正觀呼不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悟老住慧林
- 忠公客中禁,朝恩不為累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悟老住慧林
- 悟公清凈人,心厭紛華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悟老住慧林
- 從公淮陽今幾年,憶持壽斝當(dāng)公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宜徽使張安道生日
- 董公平昔甚縱橫,晚歲藏金欲避兵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郿塢
- 英公與褒鄂,戈戟聞自荷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子瞻寄示岐陽十五碑
- 我公才不世,晚歲道尤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張安道讀杜集
- 趙公平生舊,情好均弟兄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趙少師自南都訪歐陽少師于潁州留西湖久之作
- 二公皆吾里人,訥之化去已十一年,而順公七十四,神完氣定,聰明了達(dá)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(zèng)景福順長(zhǎng)老二首〈并序〉
- 感公鵠鷺修,憐我鳧鴨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侯宣城疊嶂樓雙溪閣長(zhǎng)篇
- 于公決獄多陰功,自知有子當(dāng)三公,高作里門車馬通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新作南門
- 呂公年已莫,擇主渭河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磻溪石
- 衛(wèi)公秉節(jié)制,佛骨埋金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游甘露寺
- 謝公德業(yè)久彌新,幼度英奇也絕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仲儀尚書挽詞
- 問公昔年樂,孰與今日優(yōu)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張公生日〈是歲己未初致仕。〉
- 聞公話少年,舉白不論個(gè)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飲酒過量肺疾復(fù)作
- 天公愛人何所吝,一春雨作雷不震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春無雷
- 見公心自足,徒步非我勤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龍川道士
- 孔公晚歲將入楚,盤桓陳蔡行且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三不歸行
- 孔公愈老愈屯邅,顧我未及門下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三不歸行
- 何公何為敗,吾謀適不同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詠史四首
- 三公不敢吏,五鹿何能酬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詠史四首
- 黃公酒爐處,青眼竹林前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哭明堂裴主簿
- 得公十?dāng)?shù)輩,亦足壯朝廷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寄虛齋趙侍郎
- 諸公事緘默,三學(xué)論安危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讀三學(xué)士人論事三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