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公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自古東陽足賢守,請君重賦沈公樓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錢婺州純老
- 従公淮陽今幾年,憶持壽斝當公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宣徽使張安道生日
- 中流一葉那復持,卷舒已付天公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佛池口遇風雨
- 從公淮陽今幾年,憶持壽斝當公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宜徽使張安道生日
- 元豐五年,以譴居高安,景福順公不遠百里惠然來訪,自言昔従訥于圓通,逮與先君游,歲月遷謝,今三十六年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景福順長老二首〈并序〉
- 已矣孫陳舊人物,至今但數漢公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畫嘆
- 去國屢成還蜀夢,忘憂惟有對公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毛君新葺囷庵船齋
- 簿領沉迷催我老,春秋廢格累公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寄眉守黎希聲
- 老怯江邊瘴癘鄉,城東時喜到公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醫僧善正
- 早晚樞庭開幕府,是英雄、盡為公奔走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賀新郎·憶把金罍酒
- 擁鼻行吟上下廊,今宵又宿贊公房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廬山
- 白發半頭驚歲月,虛名一日動公卿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春日二首呈黃子邁大卿
- 欲識古今興廢事,細看文簡李公文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鄂州南樓
- 乾坤所寶落世間,鬼神上訴天公泣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靈壁石歌為方巖王侍郎作
- 原田每每盡禾黍,青山不掩諸公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金陵行送余局官
- 我昔曾穿謝公屐,散策曾尋謝公跡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廬山行送行
- 適興何須窮險絕,忘機不必論公侯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僧游五臺
- 讀公佳傳誦公詩,江南節士如公少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夏節士
- 至今吾鄉諸父老,去思劇口談公好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沙德潤之焉城
- 時雍所溉圣澤厚,仕宦未有如公貧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沙德潤之焉城
- 一笑勸君輸一著,非將此骨媚公卿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01
- 萬事源頭必正名,非同綜核漢公卿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48
- 我心即是四始心,泬寥再發姬公夢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63
- 金龜寶貂家所無,持底可過黃公壚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三鳥詠之一提壺引
- 流風逸響殆千年,初見東吳貴公子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南樓歌送武昌慎太守還朝
- 黼座垂精正求治,何時條對召公車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范寺丞
- 謁廟有時封縣版,坐衙終日著公裳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贈胡明府
- 孔明茍欲性命遂,孟子豈病王公疏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孫之翰
- 郡閣已空徐孺榻,里人猶識鄭公門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過高士坊
- 石闕莫教苔蘚上,分明認取晉公題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題裴晉公華岳廟題名
- 靈一心傳清塞心,可公吟后礎公吟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寄贈詩僧秀公
- 醉立斜陽頭似雪,往來誤認白公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晚暉亭
- 安卿詩人亦畫史,翩翩世上佳公子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安卿
- 待都把功名付時流,只求個天公,放教空老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洞仙歌·黃塵鬢發
- 蓋世功名將底用,從前錯怨天公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
- 江山如此不一醉,拊掌笑殺孫公和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涌金亭示同游諸君
- 不說文章與門地,自然毛骨是公卿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寄薛先輩
- 今日相逢俱老大,憂家憂國盡公卿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涂次逢李氏兄弟感舊
- 尚余方寸管喜怒,不敢漏世天公嗔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悲秋辭
- 指點篇書說向誰,武侯之后獨公奇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寄桂隱
- 村歌社舞自真率,何用廣樂張公侯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
- 且把酒杯添志氣,已將身事托公卿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宿南陵廢寺寄沈明府
- 經亂后囊新卷軸,出山來見舊公卿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投宣諭張侍郎亂后遇毗陵
- 氣直不與兒輩洽,醉來擬共天公爭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李鐔游新安
- 皇澤正沾新將士,侯門不是舊公卿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書事寄(一作呈)同志
- 洞里客來無俗話,郭中人到有公情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仇處士郊居(處士棄官卜居)
- 文軌盡同堯歷象,齋祠忝備漢公卿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朔旦冬至攝職南郊,因書即事
- 威輦高懸度世名,至今仙裔作公卿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送董少卿游茅山
- 組綬任垂三品石,佩環從落四公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
- 抑揚蹈厲,有裂犀兕之氣者非公與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舞曲歌辭·吳俞兒舞歌·弩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