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在第9個字的詩句
八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秦王環柱劉光急,尺八匕首手死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易水辭
- 周穆恣游幸,橫天驅八龍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梵宇出三天,登臨望八川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登禪定寺閣(一作登總持寺閣)
- 獨酌復長謠,放心游八荒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浩歌
- 探擷當五月,殷勤逾八行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,累惠良藥,詠嘆仰佩,
- 武昔威殊俗,文今被八弦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
- 乞食羞孤鳳,無衣羨八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京口與友生話別
- 列營百萬眾,持國十八年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謁漢世祖廟
- 知有玄暉會,齋心受八關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況上人還荊州,因寄衛侍御象
- 垂鴻紀號光前古,邁八九為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我皇纘位
- 不如更疊個盆山,賣八文十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匹配陰陽,抽添鉛汞,八卦為端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遇樂·個個修行
- 一身雖小,如同天地,八萬四千馀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遇樂·養水養精
- 獨上君山,渺觀磊石,八百里清波漾巨區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 此下原有沁園春黃鶴樓前一首未注名
- 遂懲衒鬻人,忝冒十八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
- 棕櫚仍未大,散葉才八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持國新植西軒
- 紅經緯金縷,排枓斗八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竄
- 王都重兵廩,命使總八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淮南轉運李學士君錫
- 漢君祠五帝,淮王禮八公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
- 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入攝山棲霞寺詩
- 吾以浪為乘兮,周彼八荒之外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漫浪閣辭
- 嘗聞達大家,可以濟八區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呂承奉至山從呂龍圖晉伯辟秦州機宜
- 青云去一蹴,壽域開八荒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羅巨濟辟學之西序為軒以奉板輿之樂余名之曰
- 陰陽得類歸交感,二八相當自合親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七言四韻十六首
- 刑德同生殺,加臨二八門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沐浴
- 始信名在丹臺,曈方八百,子已三千熟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念奴嬌·桂華蟾魄
- 南極儲祥,少微呈瑞,八旬應現人寰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庭芳 李老先生慶八十
- 桓桓左將軍,英氣橫八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理東堂隙地自種菜
- 蓐收行正令,一夕清八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十三夜風雨作暑氣頓盡明日與晁郎小飲
- 他人十不一,子乃得八九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江瞻道
- 微祿心不屑,放神于八纮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贈張旭
- 露草爭三秀,風篁共八音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贈蕭煉師
- 兩三條電欲為雨,七八個星猶在天。 -- 出自唐·盧延讓·松寺
- 君不見上宮警夜營八屯,冬冬街鼓朝朱軒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漢宮少年行
- 將共兩驂爭舞,來隨八駿齊歌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曲歌辭·舞馬詞
- 想當出塵樊,盤礡望八區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
- 不羨江千萬,不慕李八百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用跡字韻成一首呈判府
- 夜吟鄰叟聞惆悵,七八年來無此聲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題友人所居
- 誰伴歲寒色,冰霜十八公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徐守生辰
- 君不見文皇學士十八人,謀猷事業皆功臣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跋北齊校書圖
- 何時巨靈引手擲汝八荒外,舉頭直見天穹窿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龜峰行
- 淵源見云仍,夢澤吞八九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毛文仲惠文編
- 天下事,不如意十常八九,無奈何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大圣樂·芳草如云
- 煌煌太史公,逸氣橫八方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懷古四首為知己魏倅元長賦兼呈王永叔宗承載
- 惟昔仗孤劍,十年朝八荒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沛中懷古
- 滂沱為飛霖,一洗周八極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同鄰幾避暑景德
- 捉麈躬千圣,銜杯慕八仙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公美以諸家會集所賦詩
- 天皇庚申開鳳歷,百八十歲生夔皋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上木詹事生日十月十五
- 居然今視昔,年數正八百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王千里得晉獻之保母碑及硯索詩
- 獨上君山,渺觀巖石,八百里鯨波泛巨區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沁園春·渭水秋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