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在第6個字的詩句
八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二十守寡逾八十,寒江凍雪孤筠立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董節婦
- 一夫不暇耕,八口皆啼饑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感懷(十四首)
- 陶唐天子調八風,鳳儀獸舞明廷中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擊壤圖
- 四郊秦漢國,八水帝王都。 -- 出自唐·李顯·登驪山高頂寓目
- 四軸騷詞書八行,捧吟肌骨遍清涼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今體四軸
- 群經通講解,八十尚輕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劉五經
- 一春鶯度曲,八月雁成行。 -- 出自唐·張易之·橫吹曲辭·出塞
- 三春鶯度曲,八月雁成行。 -- 出自唐·張柬之·出塞
- 第二百四十八卷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垂花塢醉后戲題(賦得俱字韻)
- 六文開玉篆,八體曜銀書。 -- 出自唐·岑文本·奉述飛白書勢
- 三川謀遠日,八水宅連岡。 -- 出自唐·吳兢·永泰公主挽歌二首
- 千門望成錦,八水明如練。 -- 出自唐·許景先·奉和御制春臺望
- 五營將月合,八陣與云連。 -- 出自唐·席豫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第一百一十八卷 -- 出自唐·薛業·晚秋贈張折沖此公事制舉
- 君不見漁陽八月塞草腓,征人相對并思歸。 -- 出自唐·屈同仙·燕歌行
- 五方行有配,八卦義寧孤。 -- 出自唐·丁澤·龜負圖(東都試)
- 第二百八十八卷 -- 出自唐·暢諸·早春
- 六符搖斗極,八座冠文章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贈人
- 雙溪茲壯觀,八詠昔虛聲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上知府張少卿
- 雙溪今改觀,八詠昔非工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上知府少卿
- 二年別咸秦,八月過崤澠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早行澠池道中
- 一門新茹痛,八座近云亡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王廣淵郎中挽詞
- 九歌人鬼享,八變地祗迎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樂通神明
- 成功妙克己,八荒無一區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次韻陳寺丞除體
- 少年銳氣凌八區,晚以樂義稱鄉閭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八兄
- 從昔山川夸八桂,只今文物盛南州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鹿鳴宴
- 書生甘若飴,八珍不在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徐秀才十首
- 達人了世緣,八極付揮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制帥高卿剡四首
- 一從荊楚役,八數昏旦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余司理
- 六經如取攜,八面自優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二孫·嶢
- 字育叵數計,八字詎所囿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命書
- 一理有朝澈,八窗自玲瓏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通明堂
- 過了三年經八月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青玉案·杏花時候匆匆別
- 九誦的子孫,八鸞行康逵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送鮮于漕
- 水氣淼茫吞八極,地形磐{薄去氵加石}跨三吳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題望湖亭
- 九疇傳帝秘,八教清濊俗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故諫議大夫鮮于公欲作新堂以傳世譜名曰卓絕
- 林深谷暗迷八駿,朝東暮西勞六龍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驪山歌
- 五侯七貂十八公,當有八元為八龍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王實洗兒歌
- 建隆真人君八極,河伯效珍寶鐘出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鍾山鐘
- 一飽尚何求,八珍非所欲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和張知縣省食費韻
- 九鸞陪玉獸,八鳳薦金芝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書林管轄扇
- 不用乘風御,八極可神游。 -- 出自宋·李光·水調歌頭·獨步長橋上
- 我來乞盟閱八千,除館又經融火六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小王親迎賦此贈行卒間聊遺鄙懷
- 況復煙霧清,八荒靜無塵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白居易有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之句用其韻為
- 頑夫所樵采,八九皆梅材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金房道間皆蠟梅居人取以為薪周務本戲為蠟梅
- 卷送風漪光八赤,竹新漸作琉璃色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客惠賓州竹簟甚佳取退這鄭群贈簟詩讀之數過
- 九重愛物心,八荒欲安宅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方公美少卿宣諭說畿
- 會須佳處吞八九,歸去與君增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表之清陰亭作
- 天宇如許大,八口無處藏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玉山避寇
- 手植雙青十八年,墻頭一見一凄然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罷金華留別雙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