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八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連拳八九樹,偃蹇二三行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古意六首
- 端如八柱屹青蒼,共承峻極何時已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元度生日
- 二十八言刊石處,長如列宿照閑身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酬王太博見寄
- 仙山八百里,勝概隨步武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自國清寺至石橋
- 阿買八分時自笑,阮瞻三語詎能新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答沈明遠
- 一百八盤道路,二十四橋歌舞,身世夢堪驚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歌頭·造物反乎覆
- 暮年八陣那曾用,付與江流石轉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懶能看
- 添作八千秋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最高樓·朱頂字
- 二十八宿佐中興,英雄多是僰陽人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多景樓醉歌
- 已十八年矣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臺城路/齊天樂
- 楚歌八千兵散,料夢魂、應不到江東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木蘭花慢 彭城懷古 以上江本雁門集十五首訛
- 去年八月此佳辰,池上閑閑四五人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寄張十七校書李仁行秀才
- 漫矜八駿行如電,歸到人間國已亡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瑤池
- 荀氏八龍唯欠一,桓山四鳳已過三。 -- 出自唐·包何·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(一作生日)
- 南歸八桂禪庭在,后夜僧懷立雪心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送僧歸護國寺
- 河傾八灘惡,野豁兩崖斷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游龍門詩十二首·石樓
- 一花八十品,秋風巧於春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種菊
- 水程八十里,動有千里隔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渡錢塘江
- 洞徹八窗景,泓澄一腹書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問訊耕堂
- 二十八年間,凡事公見之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送陸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
- 卻是八千歲也。 -- 出自宋·包榮父·西江月·雅意浯亭寬碧
- 五十八翁,堪喜亦堪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江城子·幾年詩骨雪槎牙
- 十有八分天不管,百無一遂老如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除夕
- 茅屋八九間,左右瓜芋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
- 雅聞八士春俱秀,未覺三賢跡已陳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八士圖
- 未曾八月暑如此,何處中秋天最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枕石
- 詩標八病外,心落百憂中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武功縣中作三十首
- 氣通八脈,功滿三田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謝興平縣李公翁母,布施一子學道
- 四方八表無遮塞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·遍室清涼
- 陽穿八脈,陽透三田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
- 悟來八脈閑調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折丹桂 繼重陽韻 重陽教化集卷之一
- 山侗八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四方八表涌金蓮,祥光瑞氣輕輕覆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道士索
- 四海八荒惟獨步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鳳棲梧
- 至今八萬六干會,后會滔滔無止期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古別離
- 淮南八公,要道不煩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苗若蘭與胡斐對答
- 邈哉八齡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兄平原詩
- 曜文八采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顧尚書詩
- 從者八九人,非鬼非戎蠻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題閻立本畫水官
- 時維八月炎暑空,兩鷹角立如爭雄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魯京尹所藏雙鷹圖
- 七擒八克古有數,白戰共君今幾度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
- 穆王八駿魚千里,漢武末年狐首丘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中庸·道不遠人五首
- 四聰八達免官時,仲達含香拜玉墀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曹爽
- 四方八面來,只是跳不出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三昧八萬四千智,清凈法身依道理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中秋八月祥風遍,慢上東輪云游轉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也為八韻諧,輒擅諸生最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陳通卿赴省
- 一中八邊,蓋九州云然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有粲
- 舊談八月流槎事,豈料予來傍女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宿南海神祠東廊候月烹茶次聞雷
- 四時八風誰管押,樹飛霧走龍騰甲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題馬默齋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