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八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人如八凱須當國,猿到三聲不用愁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薛侍郎貶峽州司馬
- 若非八彩眉,不可輒照臨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鏡詞上劉侍郎
- 三萬八千為半日,海涸鰲枯等閑睹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楊秀才
- 始憶八尺漢,俄成一聚塵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人間八百歲,未抵半宵長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柳郎八十二,藍嫂一十八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養得八九兒,總是隨宜手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僮仆八百人,水碓三十區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--潘述八石思共煉,九丹知可成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還丹可成詩聯句
- 田田八九葉,散點綠池初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新荷
- 當思八荒外,逐日向瑤池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橫吹曲辭·驄馬(一曰驄馬驅)
- 秋高八月勢轉急,忽來吹我茅屋東。 -- 出自唐·李曄·秋宵恨
- 六合八荒游未半,子孫零落暫歸來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仙客歸鄉詞二首
- 路指八仙館,途經百尺樓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奉和至壽春應令
- 韋杜八九月,亭臺高下風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游貴侯城南林墅
- 七月八月{左禾右罷}稏紅,一家往往收千鐘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漢中行
- 邊頭八月秋田熟,南村北村夜舂粟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罷糴行
- 江天八月霜葉鳴,罟師得蝦供水征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錢塘賦水母
- 十篙八九褪,逆勢何乃爾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泛舟村落阻風不能少進而菱梢芡觜繚舷上下篙
- 日過八磚批漢詔,宴開三殿挹堯樽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邵奉禮歸鄉
- 以節八音,以象七德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十六武舞第一
- 千載八公山下,尚斷崖草木,遙擁崢嶸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八聲甘州 壽陽樓八公山作
- 當日八龍同孝友,于今二阮卜比鄰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上潁昌韓少師丞相兄弟
- 相期八表游,未覺夙心左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送志宏西上
- 坐待八千歲,儼立風雨外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椿逕
- 他時八體妙有余,此歌儻可君紳書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臨池歌
- 不事八法奇,天成寫幽襟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觀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別本
- 爭書八十字,分抱彩衣旁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臨江仙·六鶴飛來松帳曉
- 嗚呼八歌兮歌轉急,魂招不來風習習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浮丘道人招魂歌
- 綿州八月秋氣深,芙蓉溪上花陰陰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綿州
- 飄飖八極尋名山。 -- 出自宋·嚴羽·送戴式之歸天臺歌
- 開取八荒壽域,一氣轉洪鈞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望海潮·麒麟圖畫
- 年垂八十位太師,平生所欠惟死耳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拜顏魯公像
- 眼空八表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六么令·回風帶雨
- 十年八喚清江渡,江水江花笑我勞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渡混同江
- 烏生八九烏散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烏夜啼·蘢蔥高樹青門西
- 彭澤八十日,朝為遽來歸?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六
- 淮南八月雁初過,奉使槎回烏鵲河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
- 黃臺八瓜熟,瓜熟瓞綿綿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摘瓜詞
- 正月八日記游仙,三十六天洞靈洞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張公洞
- 陶公八十日,解組歸山阿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東林社
- 瑤池八駿有若亡,白云謠曲成荒唐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佛郎國進天馬歌
- 四十八橋橫雁行,勝游奇觀真非常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陰山和人韻
- 五十八年還是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鵲橋仙 予生丁亥歲戊戌歲初度,亦戊子日,
- 周王八駿行萬里,朝游昆侖暮滄海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游獵篇
- 村中八九家,煙火自成里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平壩城南村(三首)
- 可憐八駿歸來晚,蕭颯蛾眉兩鬢霜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題中天樓觀圖
- 見數八公君第幾,空傳七子世無多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姚匞叔以道術為用晦諸王上客攜書來訪惓惓七
- 看遲八尺影,過急一團聲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賦得風入四蹄輕四首
- 四十八衛萬馬中,一塵不動五里風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天壇(高皇乘此馬夕月,今誤用之為郊。白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