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在第7個字的詩句
入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寂寞對孤螢,飛入昭陽去。 -- 出自明·魏時敏·長門怨
- 退朝每傍花枝入,儤直遙聞刻漏長。 -- 出自明·文徵明·內直有感
- 霜楓紅不盡,已入暮秋景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宿江上
- 漁舟載煙火,撐入菰茭內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泊北固山下
- 長堤沿短棹,轉入翠微灣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虎丘僧房尋郭圣仆乘月登山
- 他年司馬氏,載入《河渠》篇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送張都水
- 定有天書還召入,暫將留務托南宮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送李世賢赴南京禮部侍郎
- 有才常不達,歸入白云深。 -- 出自明·吳子孝·送張山人徵伯歸槜李
- 山河大地影倒入,嗟此尺璧何由含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丙午中秋與余左司王山人高記室同過張文學宅
- 舟行夜達曙,路入硤石口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晉冀紀行(十四首)
- 青歸江柳染,紅入圃梅芬。 -- 出自明·徐伯虬·甲午元日
- 笛聲入江樓,怨入長江水。 -- 出自明·徐良彥·江上聞笛
- 吳歈多苦調,并入櫓聲寒。 -- 出自明·雪浪法師·蔣墅曉行
- 羊酒爭馳里門入,左右共識賓朋羨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贈錢季梁進士省覲歸壽其太夫人八十
- 我以為有道,延入禪室里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政公虎跑開堂
- 鼓嚴正促千官入,鞭靜猶聞禁卒訶。 -- 出自明·楊子器·早朝詩(十四首)
- 春來燕子穿簾入,可認雕闌鎖晝寒。 -- 出自明·葉蕙綢·哭瓊章妹(二首)
- 忽逢華屋身能入,自得神珠道不窮。 -- 出自明·殷邁·牛首山閱楞嚴夜坐
- 馬輿朝來還暮入,往來八駿如回風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古壽宮歌
- 封侯取金印,生入玉門關。 -- 出自明·岳岱·從軍曲
- 湘簾半卷飛花入,正是午風吹客時。 -- 出自明·張邦奇·午風亭為序庵太史
- 應知葉上秋,盡入湘潭水。 -- 出自明·趙迪·題雨竹
- 錢王此開濟,旋入宋山河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錢塘映江樓宴坐觀潮
- 幽夢每隨草春入,尺書還寄暮鴻愁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寄竺庵之中天竺
- 欲覓桃花無路入,卻聞風度玉人簫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題春山雨霽圖
- 相求有幽鳥,飛入短楹間。 -- 出自明·周東田·入峽源庵中讀書
- 莫遣逸熊攀檻入,曾聞復道與天通。 -- 出自明·朱應登·擬古巡幸詞(五首)
- 坐起忽驚詩景入,西南山色隔城來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縣齋
- 牛羊下前山,自入后檐息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夏日林間
- 五云散彩涼芃入,且醉堂中金叵羅。 -- 出自明·左國璣·送鄭冠玉
- 舊弦撥斷新腔入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菩薩蠻·紅嬌翠溜歌喉急
- 山隨平野盡,江入大荒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渡荊門送別
- 風摧寒棕響,月入霜閨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獨不見
- 東風灑雨露,會入天地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郗昂謫巴中
- 鳥銜野田草,誤入枯桑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樹中草
- 披榛覓路沖泥入,洗足關門聽雨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二首
- 門大要容千駟入,堂深不覺百男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歲除題王文甫家桃符
- 詩鳴草圣余,兼入竹三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文與可墨竹(并敘)
- 有孫母未去,出入無完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壕吏
- 風宜扇引開懷入,樹愛舟行仰臥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晚池泛舟遇景成詠贈呂處士
- 薄暮漁樵乘水入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桃源行
- 金蟾嚙鎖燒香入,玉虎牽絲汲井回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無題二首
- 金蟾嚙鎖燒香入,玉虎牽絲汲井回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無題四首
- 漢廷急詔誰先入,楚路高歌自欲翻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贈劉司戶
- 鵲辭穿線月,花入曝衣樓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七夕
- 良會難再逢,日入須秉燭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初春漢中漾舟
- 湖經洞庭闊,江入新安清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經七里灘
- 誰家秋院無風入?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秋窗風雨夕
- 小兒販鹽鹵,不入州縣征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相和歌辭·估客樂
- 此時羨白鳥,飛入青山阿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