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入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我初入都不妄交,傾倒如君數人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聞王嘉叟訃報有作
- 憶昔入京都,寶馬搖香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寒夜遣懷
- 仲夏入都門,堂瓦忽已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今日史課偶少暇戲作五字
- 新涼入巾褐,老子顛欲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晚涼登山亭
- 生擬入山隨李廣,死當穿冢近要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月下醉題
- 孤螢入窗罅,斜月下墻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枕上偶賦
- 涼颸入袂詩初就,幽鳥呼人夢不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七月二十四日作
- 隨計入都今四紀,驢寒仆瘦只依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驛壁
- 芳蹊入夏多青子,白發今年有黑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大雨連明晨起乃知之
- 愛山入骨髓,嗜酒在膏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晨起看山飲酒
- 風來入房戶,夜中枕席冷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雜詩 其二
- 良辰入奇懷,挈杖還西廬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和劉柴桑
- 溪聲入僧夢,月色暉粉堵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宣州開元寺 寺置于東晉時。
- 少年入內教歌舞,不識君王到老時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宮人冢
- 漸引入、醉鄉深處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思歸樂
- 錐不入地,蘴(fēng)藾(lài)深奧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步出夏門行 土不同
- 進不入以離尤兮,退將復修吾初服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經堂入奧,朱塵筵些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招魂
- 涼光入澗岸,廓盡山中意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昌谷詩〈五月二十七日作。〉
- 穿云入塢尋游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漁家傲·燈火已收正月半
- 被我入棚中,昨日親看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擬寒山拾得二十首
- 仁聲入人深,孟子言之醇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寓言九首
- 穿梅入柳曾莫逆,度墜緣岡初不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朱昌叔五首
- 操竽入齊人,雅鄭亦復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雜詠三首
- 雞鳴入省門,朱墨來紛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別孫莘老
- 山月入松金破碎,江風吹水雪崩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
- 裹瘡入相議軍旅,國火一再更檀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
- 相隨入矰繳,豈不聽者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同昌叔賦雁奴
- 聯翩入賀知君意,咫尺威顏不隔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蔡樞密孟夏旦日西府書事
- 余甘入鄰家,尚得饞婦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賦棗
- 明月入枕席,涼風動念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事三首
- 危樓入水倒,飛檻向空摩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臨沮樓
- 多慚入火術,常惕履冰心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懷此地
- 秋風入前林,蕭瑟鳴高枝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在郡秋懷二首
- 征驂入云壑,始憶步金門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
- 反照入松門,瀑流飛縞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,因以賦之
- 爟火入咸陽,詔征神武師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董庶中古散調詞贈尹果毅
- 傳名入帝里,飛驛辭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,遺山姜花,以詩答之
- 垂鉤入空隙,隔浪動晶熒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
- 鳶飛入鷹隼,魚目儷玙璠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書懷五十韻
- 金烏入梵天,赤龍游玄都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觀火詩
- 秋風入庭樹,從此不相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相和歌辭·團扇郎
- 明年入懷袖,別是機中練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相和歌辭·團扇郎
- 翠華入五云,紫氣歸上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華清詞
- 旌旗入境犬無聲,戮盡鯨鯢漢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美溫尚書鎮定興元以詩寄賀
- 江云入袈裟,山月吐繩床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上嘉州青衣山中峰,題惠凈上人幽居,寄兵部
- 疏鐘入臥內,片月到床頭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宿岐州北郭嚴給事別業
- 夜雪入穿履,朝霜凝敝裘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二十二兄北游尋羅中
- 青山入官舍,黃鳥度宮墻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鄭少府赴滏陽
- 翻身入破如有神,前見后見回回新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(此曲本出北同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