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入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水影入朱戶,螢光生綠苔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和李起居秋夜之作
- 辭秩入匡廬,重修靖節居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送馬明府歸山
- 山風入松徑,海月上巖扉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憶張處士
- 精微入神在毫末,作繢造物可同功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和李尚書畫射虎圖歌
- 遠海入大荒,平蕪際窮發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海上寄蕭立
- 利嘴入人肉,微形紅且濡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平望蚊子二十六韻
- 輕寒入洞戶,明月滿秋池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雜曲歌辭·古離別
- 回風入幽草,蟲響滿四鄰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秋夕會友
- 悲將入篋笥,自嘆知何為。 -- 出自唐·田娥·長信宮
- 旌旆入云飛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發引
- 嘯侶入山家,臨春玩物華。 -- 出自唐·高紹·晦日宴高氏林亭
- 杳靄入天壑,冥茫見道心。 -- 出自唐·尹懋·秋夜陪張丞相趙侍御游灉湖二首
- 邊聲入鼓吹,霜氣下旌竿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塞外三首
- 歌聲入空盡,舞影到池閑。 -- 出自唐·王丘·詠史
- 躋險入幽林,翠微含竹殿。 -- 出自唐·張翚·游棲霞寺
- 流風入座飄歌扇,瀑水侵階濺舞衣。 -- 出自唐·李邕·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
- 寒云入晉薄,春樹隔汾香。 -- 出自唐·梁升卿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
- 山徑入修篁,深林蔽日光。 -- 出自唐·吳鞏·白云溪
- 常愿入靈岳,藏經訪遺蹤。 -- 出自唐·崔興宗·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
- 扁舟入五湖,發纜洞庭前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贈房侍御(時房公在新安)
- 前程入楚鄉,弭棹問維揚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舟中遇陸棣兄西歸,數日得廣陵二三子書,知
- 一道入溟渤,別流為滄浪。 -- 出自唐·梁洽·觀漢水
- 疊嶂入云藏古寺,高秋背月轉南湘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舍弟
- 殘雪入林路,暮山歸寺僧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普上人還陽羨(一作皇甫冉詩)
- 焚香入深洞,巨石如虛空。 -- 出自唐·李棲筠·張公洞
- 江山入秋氣,草木凋晚榮。 -- 出自唐·令狐峘·硤州旅舍奉懷蘇州韋郎中(公頻有尺書,頗積
- 香氣入岫門,瑞云出巖石。 -- 出自唐·趙居貞·云門山投龍詩
- 同舟入秦淮,建業龍盤處。 -- 出自唐·魏萬·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
- 皓彩入幽抱,清氣逼蒼旻。 -- 出自唐·竇群·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
- 朱檻入云看鳥滅,綠楊如薺繞江流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
- 桂殿入西秦,菱歌映南越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月
- 時出入,無礙貫他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樸·望江南/憶江南
- 桑柘入燕山,牛羊臥平蕪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奉使過居庸關
- 搖船入芰荷,船里清香滿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湖上
- 海月入長嘯,山風吹醉襟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岷山楊道士游廬山
- 舍我入廬阜,煙蘿極登臨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岷山楊道士游廬山
- 穿天入月捉詩句,搥鼓插旗飛酒船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正夫飲遐舉家留佳什仆酷愛其金斗玉泉之句輒
- 風帆入天境,云際如飛鳧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元待制知福州
- 鞍馬入關侵臘尾,宮鶯到闕破春聲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人還闕
- 使星入蜀今重應,芒寒色正相輝映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李去病楊元老
- 俯首入掾曹,所托真一枝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曾元恕累日不相見以詩垂寄依韻和答
- 美釀入唇宜莫算,芳期屈指已無多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擇之惜春
- 入泥入水,終是不生疲。 -- 出自宋·則禪師·滿庭芳·咄這牛兒
- 路漸入、垂楊芳草。 -- 出自宋·王詵·踏青游·金勒狨鞍
- 黃葉入秋山出地,白云臨曉海乘天。 -- 出自宋·許將·東山碧巖亭
- 騰騫入霜臺,便若阻城塹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答劉中叟
- 山光入戶牖,云氣起瓶盂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子進夏日憶寶上人
- 萬象入毫端,四溟納胸襟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子瞻尚書儀曹北軒種栝
- 終當入帝夢,當象求巖野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寄題傅欽之濟源草堂
- 太陰入夢祥初發,中岳聞呼老更難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坤成節教坊致語口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