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入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閩山入貢冠前朝。 -- 出自宋·康與之·西江月·名與牡丹聯譜
- 高才入用合求聞,卻向丘園號隱君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追換劉平父二首
- 模寫入新詩,敢憚再三請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泊雷公步涉豫章境江流淼漫煙村夾岸景色橫出
- 派別入危亭,湍激如轉轂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游青玉峽
- 茅檐入竹低,曠野時寓目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潭溪十詠·懷新亭
- 吳儂入水雙眸開,汝不素習胡為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胡兒莫窺江
- 霏陰入戶浮,澗氣滋帷褥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霖雨
- 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洞仙歌·扁舟入浙
- 春風入小畦,數日綠陰齊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閑行
- 愛渠入眼南山碧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秋霽·江水蒼蒼
- 行天入鏡,做弄出、輕松纖軟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東風第一枝·巧沁蘭心
- 天風入扇吹苧衣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戀繡衾
- 問酒入新店,喚船行舊隄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杭州雜詩和林石田
- 尋僧入相國寺,領客過太師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汴都紀行
- 此時入骨寒,指墮膚亦裂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寰州道中
- 霞影入瑤觴,酒與余霞同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好事近·霞影入瑤觴
- 詩濤入筆懸河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青玉案·金尊照坐紅裙繞
- 蒲輪入佐中興主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千秋歲·金風玉宇
- 漸紅入桃溪,青回柳陌,鶯刷金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木蘭花慢·對春光淡沲
- 苻堅入寇,功高晉室,無如安石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石州慢·磔攘送寒
- 逍遙入詩思,落筆笑談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逍遙堂二首
- 清寒入詩眉,敢問酒價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對雪二首再用前韻
- 清風入夜送雨來,大慰焦枯望霓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江和仲司理喜雨
- 春風入城郭,古寺花開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噔上人頤庵
- 清商入蔥蒨,積雨洗炎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李夢發搖碧堂
- 新詩入筆走驊騮,奔逸絕塵那可卻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秦壽之雷江阻風
- 清風入夜可人意,來與夫子調朱弦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王覺民民松軒詩
- 遙林入眼增雙碧,羸馬奔家競寸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橫枝山北別懿上人
- 秋聲入高梧,暝色上疏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崇因院信上人宿云軒
- 去年入山時,孟夏暑猶薄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予紹興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時月上
- 李侯入境憐焦枯,指麾屏翳如家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李廷吉知縣
- 一徑入松雪,數峰生暮寒。 -- 出自宋·嚴羽·訪益上人蘭若
- 剝絲入蠶繭,郎意在纏綿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少年行
- 出寒入塞云,長亭短亭草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望行人
- 風霜入凄斷,月露皆悲涼。 -- 出自宋·游次公·秋蟲
- 南山入望,為誰依舊佳色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念奴嬌·一番雨過一番涼
- 春情入指鶯聲碎,危柱不勝弦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眼兒媚·花近清明晚風寒
- 今宵入夢陽臺雨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虞美人·廣寒蟾影開云路
- 燕子入簾飛畫棟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青玉案·王孫陌上春風鞚
- 涼氣入熏籠,暗影欹花砌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卜算子·涼氣入熏籠
- 承明入謁一見決,三遷故事登元樞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
- 往年入吳閩,宴坐走檀施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送真歇禪師往住阿育山兼簡黃檗云峰諸老
- 茲焉入三吳,索詩餞行李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九月一日與王季夷酌別為賦十六韻
- 云霧入檐銀色界,藤蘿昏雨妙高峰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和李丞相游山
- 風露入新亭,看盡楚天秋色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好事近·風露入新亭
- 瑤草入簾青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少年游·松風蘭露滴崖陰
- 又涼入小山,千樹幽馥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桂枝香·巖霏逗綠
- 槐薰入扇,柳陰浮槳,花露侵詩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采綠吟
- 春寒入翠帷,月淡云來去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生查子
- 春前入眼,似是章臺柳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驀山溪·清明綠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