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入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溪云入古廳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江油尉
- 閑云入窗牖,野翠生松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凌歊臺
- 螮蝀入紫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二
- 長松入云漢,遠望不盈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游泰山六首(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
- 春愁入翠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繡簾高卷傾城出
- 負薪入城市,笑我儒衣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擬古九首
- 東流入淮泗,送我東南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罷徐州,往南京,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
- 我夢入小學,自謂總角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飲酒二十首
- 清寒入花骨,肅肅初自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看牡丹三首
- 白露入肝肺,夜吟如秋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
- 自爾入江湖,尋僧訪幽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周安孺茶
- 推門入室書縱橫,蠟紙燈籠晃云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過舒堯文戲作
- 余妍入此花,千載尚清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薩泉見餉二首
- 爐香入幽夢,海月明孤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雷州八首
- 清寒入山骨,草木盡堅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棲賢三峽橋
- 當年入蜀嘆空回,未見峨眉肯再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賈訥倅眉二首
- 清江入城郭,小圃生微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
- 曳杖入寺門,輯杖挹世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入寺
- 磨刀入谷追窮寇,灑涕循城拾棄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
- 清歌入云霄,妙舞纖腰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登常山絕頂廣麗亭
- 不肯入州府,故人余老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孟容
- 胡騎入云中,急烽連夜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將官雷勝得過字代作
- 余光入巖石,神草出茅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張天覺得山字
- 暗香入戶尋短夢,青子綴枝留小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花落復次前韻
- 胡騎入回中,急烽連夜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將官雷勝得過字代作
- 龜跌入座螭隱壁,空齋晝靜聞登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孫莘老求墨妙亭詩
- 纖纖入麥黃花亂,颯颯催詩白雨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張山人園
- 連排入江住,竹瓦三尺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魚蠻子
- 過淮入洛地多塵,舉扇西風欲污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贈清涼長老
- 故應入枯槁,習氣要除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潮陽吳子野出家?或為蘇過作?
- 灑袍入袖濕靴底,亦有執板趨階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
- 或飛入吾車,逼仄人肘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余自城中還道中云氣自山中來如群馬奔突以手
- 百年入篋笥,犬馬同一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盧鴻學士堂圖?此詩當為蘇轍作?
- 長歌入云去,不待弦管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景文登介亭
- 朝陽入北林,竹樹散疏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居
- 明朝入山房,石鏡炯當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臨安凈土寺
- 遺蝗入地應千尺,宿麥連云有幾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雪后書北臺壁二首
- 新秋入梧葉,風雨驚洞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感舊詩
- 東注入深林,林深窗戶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氏園(李茂貞園也,今為王氏所有。)
- 清風入齒牙,出語如風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僧惠勤初罷僧職
- 明月入華池,反照池上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(前次韻,后不
- 一朝入海尋李白,空看人間畫墨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潘谷
- 淮德入我夢,角羈未勝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郭主簿二首
- 坐觀入市卷閭井,吏民走盡余王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呂梁仲屯田
- 海山入夢方東去,風雨留人得暫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徐積
- 仙風入骨已凌云,秋水為文不受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得潁倅二首
- 汧流入城郭,斖斖渡千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雙池
- 朝陽入潭洞,金碧涵水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教授和溽字韻詩,復次韻為戲,記龍井之游
- 火牛入燕壘,燧象奔吳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云龍山觀燒得云字
- 香風入牙頰,楚些發天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甘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