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入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繡袍公子出旌旗,送我搖鞭入翠微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東陽贈別
- 只恐愁苗生兩鬢,不堪離恨入雙眉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
- 多慚十載游梁士,卻伴賓鴻入帝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集賢侯學(xué)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
- 正是中興磐石重,莫將憔悴入都門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江南送李明府入關(guān)
- 相逢只賴如澠酒,一曲狂歌入醉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人春暮書事寄崔秀才
- 流水帶花穿巷陌,夕陽和樹入簾櫳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貴公子
- 蟾投夜魄當(dāng)湖落,岳倒秋蓮入浪生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三堂東湖作
- 休嫌綠綬嘶貧舍,好著紅纓入使衙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代書寄馬
- 僧尋野渡歸吳岳,雁帶斜陽入渭城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汧陽間(一作汧陽縣閣)
- 山蟬帶響穿疏戶,野蔓盤青入破窗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滄浪靜吟
- 酒市茶寮總看場,金風(fēng)亭子入春涼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四十七
- 聽盡鐘聲十八里,平林小市入新坊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四
- 曹溪路上分明見,有個金烏入廣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華陽吟三十首
- 因甚俗緣猶未斷,於今紀(jì)質(zhì)入塵籠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華陽吟三十首
- 日中自有金烏飛,夜夜三更入廣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荷笠欲尋懶翁去,帶些爽氣入疎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賦詩二首呈懶翁
- 妙通老人暗撫掌,何年熊羆入夢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純陽會
- 日魂月魄空呼吸,到底方知入道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萬法歸一歌
- 撥過浮山供醉眼,斬新風(fēng)月入詩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華陽堂二詠
- 因逐尚方雙舄至,亦隨桃李入春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都督制侍方巖先生召彭白飲于州治之春野
- 君已酕醄吾酩酊,化為蝴蝶入槐宮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陪莊歲寒夜坐小酌
- 夜來小艇篙脫手,醉把霜筇入翠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上清法堂壁
- 綠暗紅稀春結(jié)局,望中白鳥入青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城樓晚望
- 當(dāng)年尚有彎弓手,射殺三尸入大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陶弓手棄役入道
- 到得人間無鬼蜮,依然長嘯入西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沖虛侍宸王文卿像贊
- 山河大地幾年塵,陰陽顛倒入玄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嶺海青紅俱在目,先隨夕陽入詩腸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道中與謝紫壺聯(lián)句
- 臨水皤然兩鬢絲,山煙凝翠入鶉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和劉司門韻題臨溪亭
- 朱砂鼎里煉金晶,默禱天皇入紫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贊歷代天師·第二十六代諱嗣宗
- 薄披明月歸詩肆,細(xì)切清風(fēng)入醉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淡庵倪清父
- 筑著成都人姓劉,丹成蛻跡入羅浮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贊歷代天師·第三十代諱繼先字遵正
- 到此倚欄聊植杖,少時款款入松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流憩
- 兩點文章翰墨星,夜翱雙鶴入青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雙豀館
- 一自旌陽縣歸來,拔宅騰空入金闕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許旌陽贊
- 弦中招我棲林泉,指下呼我入富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陳高士琴歌
- 過了秋風(fēng)渾未覺,滿山秔稻入閩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閩關(guān)
- 何處春風(fēng)拂苑墻,飛花片片入昭陽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宮怨
- 擬向蘿陰緣石徑,卻尋花片入桃源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山水圖為寶林衍上人作
- 三鳥翩翩海上來,一雙飛去入瑤臺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梅花小禽圖
- 長歌飄揚徹九天,短歌嗚咽入九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長歌續(xù)短歌
- 君不見樊將軍,一朝函首西入秦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大墻上蒿行
- 鴟夷遺魂拗余怒,欲取吳山入江去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錢王箭頭篇
- 輕風(fēng)瀹雪歸蘭汜,細(xì)雨涵春入草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天童良上人見寄
- 小雨霏霏涵日過,新泉細(xì)細(xì)入河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春興(四首)
- 幽禽嘖嘖語朝陽,細(xì)綠骎骎入女桑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春晴詩
- 龍文騕褭驂鸞輅,馬乳蒲萄入羽卮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侍宴鐘山應(yīng)制(時蘭州方奏捷)
- 寒星無數(shù)月如鉤,槁葉呼風(fēng)入敝裘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日即事(八首)
- 夜來一餉三更雨,送盡飛花入海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春日雜興(五首)
- 新詞填罷蒼涼,更暫緩臨歧入醉鄉(xiāng)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贈別芝麓先生,即用其題烏絲詞韻
- 再向丹青移燭認(rèn),水墨陰陰入化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作家書竟題范龍仙書齋壁上蘆雁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