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7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霧變豹而草木光,雷趁蛟而山石裂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月炯炯兮自有光通犀角,草蒼蒼兮誰能硬按牛頭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天庭寬而祖宗光,地閣闊而兒孫昌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掣鼓奪旗,往往光影里走作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清白濯秋之月,光明破夜之燈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風(fēng)煙濡膩,草木光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張監(jiān)稅寫真求贊
- 水著秋清兮湖光湛湛,山銜落日兮云錦輝渾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吳興辯長老以達磨畫像請贊
- 斫卻月中桂,清光付與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深·頌古十二首
- 趙州贏得口皮光,卻是者僧知落處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
- 肅然凝目引秋光,帆過東溟白鳥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天竺送僧之昌邑
- 春水綠浮影,山光瀉入懷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山行示思穆侍者
- 雨過天風(fēng)靜,波光似鑄成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閱侍者鏡潭
- 少林謾道付神光,卷衣又說歸天竺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泥佛不度水,神光照天地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金槌影動,寶劍光寒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靜而善應(yīng)
- 壇曾善卷韜龍光,洞亦桃花副麟趾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贈別太臻禪者
- 伊余空寂徒,浮光寄枯槁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答天童新和尚
- 不惱不狂排夜光,險惡道中為津梁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繼寶禪者
- 露柱三更忽放光,此時未審何人識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頌古一○一首
- 有德和有光,其光無間隔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德光禪人求贊
- 華林寶樹咸放光,接影連輝相鑒徹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向侍郎無熱軒
- 夜月透靈犀,寒光吞老蚌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高燒銀燭,照佛光明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湖山影里,水月光中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嘯巖居士請
- 寒食清明節(jié),韶光映林樾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偈頌四十二首
- 親見如來無量光,現(xiàn)前授我菩提記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每日念佛懺悔發(fā)愿文
- 萬里夜寥寥,清光墮寒水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水月橋
- 時時掛西窗,溪光照霜頂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游翠巖六首
- 清旭輝相映,余光淡未收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正仲思歸作篆畦今夜月十詩非篆畦月乃雁蒼月
- 朝陽熠熠泛崇光,黃露溶溶蜜滿房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蠟梅詠
- 顥氣橫空白,天光際海浮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八月十五夜月
- 玉氣占虹貫,珠光照夜闌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曉起觀梅
- 旁有明珠夜月光,宛轉(zhuǎn)炫耀生靈芒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贈宋小著
- 南山晴翠入波光,一派溪聲繞路長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題劉松年畫團扇二首
- 芳意饒呈瑞,寒光助照人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句
- 羿弓射日日無光,黃金大鏞破釜天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玉津園棄景鐘歌
- 步搖明月冷無光,骨掩春泥草亦芳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宮入斜
- 逝水還天漢,流光下玉繩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慈圣光獻皇后挽辭七首
- 及物深仁遠,流光內(nèi)德昭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宣仁圣烈皇后挽辭五首
- 車馬西郊踏曉光,城隅一徑繞羊腸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姚粹正月三日游山道中口占
- 綠萼丹跗炫素光,東園先見一枝芳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簽判郡圃早梅
- 世事浮云過,時光暮雪催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又五言
- 縱覽泊中流,清光應(yīng)可就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補和王深甫潁川西湖四篇·明月舫
- 肯教容易度春光,來日清明更妍煦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寒食后一日作和林秀才
- 柳色濃垂岸,山光冷照衣。 -- 出自宋·蘇為·湖州作
- 寒波揚廣廷,清光一年最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次韻范才元中秋夜
- 書劍搖煙艇,鴻光醉綺窗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送孫丞法先池陽二首
- 蕙轉(zhuǎn)東君溢寵光,露浥清華煙染色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賦叢蘭一首
- 美哉江色釀山光,青瑣勤開看煙雨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王叔明示長句訝烏澗人不出楚則失矣齊亦未為
- 河流在前白日光,誰以錦覆河流黃。 -- 出自宋·孫嵩·公無渡河·公乎渡河不可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