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7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浩瀚玻璃盞,和光入胸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妒佳月
- 歸來北堂下,寒光翻露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
- 靈壽扶來似孔光,感時懷舊一悲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景純復以二篇一言其亡兄與伯父同年之契一言
- 屢把鉛刀齒步光,更遭華袞照厖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景純復以二篇一言其亡兄與伯父同年之契一言
- 默坐無余事,回光照此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鞏六首并次韻
- 解組歸來道益光,坐看百物自炎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二首
- 人間膏火正爭光,每到藏春得暫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二首
- 自酌金樽勸孟光,更教長笛奏伊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答之
- 一雙銅劍秋水光,兩首新詩爭劍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詩為謝且遺古銅劍
- 蒼顏白發(fā)便生光,袖有驪珠三十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月十五日邇英講論語終篇賜執(zhí)政講讀史官燕
- 使我如霜月,孤光掛天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丙子重九二首
- 花時臘酒照人光,歸路春風灑面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柳子玉游鶴林招隱醉歸呈景純
- 憶我故居室,浮光動南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
- 浴鳳池邊星斗光,宴余香滿上書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秋興三首
- 不羨腰金照地光,暫時假面弄西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柳子玉亦見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
- 不用比三星,清光同一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盧山五詠 三泉
- 樹影欄邊轉,波光版底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短橋
- 君不見西漢元光、元封間,河決瓠子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河復
- 小雪疏煙雜瑞光,清波寒引御溝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吳安持使者迎駕
- 燁燁蒼龍宿,騰光射斗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壽叔文
- 百千燈作一燈光,盡是恒沙妙法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答佛印偈
- 君不見西漢元光元封間,河決瓠子二十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河復(并敘)
- 為愛鵝溪白繭光,掃殘雞距紫毫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文與可有詩見寄云待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
- 鬧里清游借隙光,醉時真境發(fā)天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光寺回次芝上人韻?一作揚州同晁無咎、芝
- 夜未央,庭燎之光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庭燎
- 周漢獲再興,宣光果明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兵氣漲林巒,川光雜鋒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
- 照室紅爐促曙光,縈窗素月垂文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末以事之東都,湖城東遇孟云卿,復歸劉顥
- 上有蔚藍天,垂光抱瓊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到金華山觀,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跡
- 長影沒窈窕,馀光散唅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柴門
- 山色遠寂寞,江光夕滋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
- 其滑乃波濤,其光或雷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研詩
- 農事聞人說,山光見鳥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移居夔州郭
- 水色含群動,朝光切太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瀼西寒望
- 姹女臨波日,神光照夜年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覆舟二首
- 天下兵雖滿,春光日自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
- 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,一夜魚龍舞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青玉案 元夕
- 豐登意緒,婉娩光陰,都作暮寒堆積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蘇武慢·帳暖金絲
- 有人依樣入明光,玉階之下巖巖立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歸朝歡·見說岷峨千古雪
- 月與寶相射,晶光爭鮮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羲和走馭趁年光,不許人間日月長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遣懷
- 同歲崔舍人,容光方灼灼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覺二首
- 老思不禁春,風光照眼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感春
- 梁鴻不肯仕,孟光甘布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內
- 今日郡齋中,秋光誰共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日懷杓直 時杓直出牧澧州。
- 透影燈耿耿,籠光月沉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元九悼往 感舊蚊幬作。
- 為君使無私之光及萬物,蟄蟲昭蘇萌草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鴉九劍
- 留景夜不暝,迎光曙先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白牡丹 和錢學士作
- 宿鳥動前林,晨光上東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晨興
- 人壽不如山,年光急于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秋曲江感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