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4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雨霽秋光晚,亭空野興回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中書相公谿亭閑宴依韻
- 艷逐晨光隨時步武,香和輕翠透襟懷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應制賞花
- 珍重王光嗣,交情尚在不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寄饒州王郎中效李白體
- 一片湖光共深淺,兩般泉脈異溫涼。 -- 出自唐·朱存·半陽湖
- 一片湖光共深淺,兩般泉脈異溫涼。 -- 出自唐·朱存·金陵覽古·半陽湖
- 江上浮光宜雨后,郡中遠岫列窗前。 -- 出自唐·湯悅·奉和圣制送鄧王牧宣城
- 江上浮光宜雨后,郡中遠岫列窗前。 -- 出自唐·湯悅·奉和圣制達鄧王牧宣城
- 窗外月光臨,沉沉。 -- 出自唐·顧夐·訴衷情·香滅簾垂春漏永
- 二月風光似洞天,紅英翠萼簇芳筵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中春宴游
- 二月風光似洞天,紅英翠萼族芳筵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中春宴游
- 遲日霽光搜客思,曉來山路恨如迷。 -- 出自唐·楊行敏·失題二首
- 窗里樹光清著枕,硯中山色冷趨毫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蕭山李宰君北亭即事
- 澤國秋光淡,詩家夜會清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秋夜集李式西齋
- 邑樹晴光起,川苗佳氣深。 -- 出自唐·賈彥璋·晚霽登汝南大云閣
- 滴瀝清光滿,熒煌素彩寒。 -- 出自唐·戴察·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
- 律呂風光至,煙云瑞色呈。 -- 出自唐·員南溟·玉燭
- 鳳闕韶光遍,龍池草色勻。 -- 出自唐·宋迪·龍池春草
- (見《葆光錄》)行人折柳和輕絮,飛燕銜泥帶落花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度有流光功德收,金河示滅歸常住。 -- 出自唐·慧凈·雜言(一作義凈詩)
- 若使龍光時可待,應憐僧肇論成初。 -- 出自唐·知玄·答僧澈
- 溪浸山光冷,秋凋木葉黃。 -- 出自唐·常達·山居八詠
- 日初金光滿,景落黛色濃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廬山五老峰
- 風動水光吞遠嶠,雨添嵐氣沒高林。 -- 出自唐·馬湘·登杭州秦望山
- 澹蕩春光物象饒,一枝瓊艷不勝嬌。 -- 出自唐·何光遠·與何光遠贈答詩(光遠答龍女)
- 景福如光愿,私門當復侯。 -- 出自唐·李夐·恒岳晨望有懷
- 省傍靈光看,殘陽少皞區。 -- 出自唐·扈載·芳草
- 惜惜此光陰,如流水。 -- 出自唐·李存勖·歌頭
- 錦里風光應占,玉鞭金勒驊騮。 -- 出自唐·尹鶚·何滿子·云雨常陪勝會
- 動把春光泄漏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謁金門 慰梅
- 一片秋光,青山紅樹,斷云斜雁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至順癸酉九日秋與亭賦
- 領略風光元有分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蝶戀花 丁亥正月十三日親朋治具,醉中賦此
- 林影波光,新晴景物,嫩涼天氣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甲申七月二十六日,偕王居仁仲武小
- 管領風光心未老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漁家傲 歌圭塘四時四首
- 說桑梓光陰,松筠節操,歲歲有歡趣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孚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萬壑煙光動,千林雨氣通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北山煙雨
- 任客路光陰,欲停歸騎,更盡飛觥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木蘭花慢 書李將軍家壁
- 一宿風光固好,百年名節俱傾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 題驛亭圖
- 笑逆旅光陰忙似瞥。 -- 出自元·吳景奎·最高樓 寄謝國芳
- 坐挹山光水色,茅柴酒、傾倒夸尊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滿庭芳 夏五雨窗言懷
- 萬頃湖光歌扇底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蝶戀花·儂是江南游冶子
- 帝德照光四表,玉帛盡、梯航來會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萬年歡 中呂宮元日朝會
- 韋曲風光尺五天,驕驄嘶過酒樓前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都下將歸宿石城門外和李仲淵知縣晚過上林之
- 不覺風光好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虞美人·無情世事催人老
- 過眼風光如隔夢,近人風月也堪憐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次韻
- 星月晶光并,山河帶礪非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聞武昌廬州二藩王渡海歸朝
- 本是宣光中興日,腐儒長夜泣遺編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秋感(六首)
- 銅盤蠟光紅昭灼,四座傾聽《白翎雀》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陪神保大王宴朱將軍第聞彈白翎雀引(有序
- 野色山光水接天。 -- 出自元·吳*·漁父 以上二首見大觀錄卷十七
- 一派紅光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鄉子·默默有如愚
- 體透金光,晃耀照禪天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歌子·固蒂恢機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