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4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云卷山光到眼前,滿川搖落早秋天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之天長題新亭壁二首
- 岸斷秋光出,川平雨氣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山都之宛丘贈寄參寥
- 手持明光節,六月登太行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張天覺使河東席上分題得將字
- 照劍日光寒。 -- 出自南北·薛道衡·重酬楊仆射山亭詩
- 夜色晨光相蕩沃,積翠流霞滿坑谷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金山行(潤州金山寺,寺在江心)
- 體輝重光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
- 弈弈重光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贈武昌太守夏少明詩六章
- 露氣寒光集,微陽下楚丘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楚江懷古
- 天涯秋光盡,木末群鳥還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夕次淮口
- 林靜寒光遠,天陰曙色遲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集宿姚殿中宅期僧無可不至
- 畫月冷光在,指云秋片移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答匡山僧贈榔栗杖
- 客袖沙光滿,船窗荻影閑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江西題東湖
- 南郭煙光異世間,碧桃紅杏水潺潺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泛溪夜回寄道玄上人
- 江上懸光海上生,仙舟迢遞繞軍營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病中和大夫玩江月
- 蘭葉露光秋月上,蘆花風起夜潮來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游錢塘青山李隱居西齋
- 在笥清光發,當軒暑氣回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端午日伏蒙內侍賜晨服
- 天借春光洗綠林,戰塵收盡見花陰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圣恩洗雪鎮州寄獻裴相公
- 滿篋清光應照眼,欲題凡韻輒裴回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酬崔駙馬惠箋百張兼貽四韻
- 聞道風光滿揚子,天晴共上望鄉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行舟
- 路繞山光曉,帆通海氣清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友人及第歸江南
- 向背春光滿,樓臺古制全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獨孤中丞游法華寺
- 渭曲春光無遠近,池陽谷口倍芳菲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云陽少府(得歸字)
- 草長風光里,鶯喧靜默間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對山僧(一作同杜相公對山僧)
- 長與韶光暗有期,可憐蜂蝶卻先知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對花
- 日背林光冷,潭澄岳影虛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尋華陽隱者
- 誰傳九光要,幾拜三仙職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洞庭湖湘
- 坐嘆清光無惜處,一將吞吐聽蝦蟆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月蝕
- 文章露光芒,藏蘊包叢脞,關門當自足,何暇更待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束孝先
- 一片靈光合有神,不知熔鑄更何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古監
- 燈冷紗光淡,香殘印篆空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宿寺
- 夜闌林光發,白露濡青條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夏夜
- 回望海光新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法駕導引
- 眉間毫光放未盡,指下已帶旃檀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
- 當時好光景,一似此園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蠟梅四絕句
- 霧收晨光發,可玩不可掬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謝天寧老見貽
- 兩翁觀光今幾時,賦歸有約時已稽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述懷呈十七家叔
- 古澤春光淡,高林露氣清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曉發杉木
- 去程秋光好,萬里無斷絕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夢中送僧覺而忘第三聯戲足之
- 正有佛光無處著,獨將佳句了山川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向伯共過峽圖二首
- 天斜日光薄,地濕蟲叫噪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翠孤至渚宮寄座主相公
- 柳色湖光好相待,我心非醉亦非醒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題舒鄉
- 美玉韜光。 -- 出自漢·孔融·離合作郡姓名字詩
- 越之步光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大墻上蒿行
- 俯仰垂光榮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大墻上蒿行
- 三辰垂光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月重輪行
- 上天垂光彩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芙蓉池作詩
- 張以蔽光輝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代劉勛妻王氏雜詩
- 柔潤有光。 -- 出自魏晉·繁欽·贈梅公明詩
- 務在和光。 -- 出自魏晉·繁欽·遠戍勸戒詩
- 白日隱光輝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巫山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