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光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世上空余寫墨花,只將名姓花光比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王元章墨梅
- 細(xì)撚寒髭縷霜,未須惆悵惜流光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撚髭
- 今朝喜有風(fēng)汛掃,兩目浩蕩天光回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移席茅山東頂徐永年避酒而去作歌嘲之
- 詳細(xì)看,似凈羅置酒,"敬候臺光"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啟功·病
- 君山如黛壓中流,十二煙鬟鏡光里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江山萬里圖
- 春風(fēng)壓城紫燕飛,繡鞍寶勒生光輝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二月八日游皇城西華門外觀嘉孥弟走馬歌
- 正須富貴報(bào)汝功,何時執(zhí)戟明光宮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醉歌行贈閭丘伯有
- 中流與月更媚嫵,湛湛無聲翠光舞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樂溫舟中作
- 禁門漏盡開九重,闕角仿佛晨光紅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(jìn)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
- 楚山聯(lián)綿越山遠(yuǎn),夢魂不到明光殿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(jìn)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
- 但期生見翔鳳闕,豈敢望到明光宮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懷浙中兄弟
- 少陵酸寒真可愛,欲使起草明光宮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入硤行
- 是時霜飛萬瓦白,曉霧欲破晨光開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天寒
- 從此洞然無別體,真元輝露日光星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林戶求明道堂詩二首
- 我公智略真夔龍,劍佩合侍明光宮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送李明甫召除奉常簿
- 澗泉將涸兮亂流,嘉穎欲槁兮光浮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客新安賦喜雨歌呈守齋倪史君
- 咫尺江淮分表里,一番禮樂又光華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送淮漕洪監(jiān)移節(jié)江東暫回天目
- 先后勛名百歲周,周堂耿耿夜光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三賢堂和柯東海
- 光前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壽外舅龔?fù)ㄅ?/a>
- 喬木老含春色澹,夜溪寒帶月光流。 -- 出自宋·陳陀·詠麻姑山
- 臺高林影散滿地,不飲奈此清光何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中秋后二夕陪趙連州飲荷香亭次連州韻
- 萬國母儀刊積載,兩朝圣嗣日光輝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慈圣光獻(xiàn)太皇后挽詞二首
- 帥府詩翁真好事,春團(tuán)持作夜光夸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和東玉少卿謝春卿防御新茗
- 空洞玲瓏萬石攢,中間逗入翠光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透碧巖
- 石骨分開四角稜,日華磨透鏡光明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五龍灣
- 南來只影方自筆,天假之逢挹光耀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上劉計(jì)使
- 鳳臺峨峨十二重,先生忽造明光宮。 -- 出自宋·初暐·送張無夢歸天臺山
- 千丈割云潭影濕,一泓貯水月光寒。 -- 出自宋·戴泰·戲友不識硯
- 暗雨淅瀝作寒聲,濃云黯黲無光影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中秋無月感而作歌
- 戶外不平不肯流,短籬疏竹翠光浮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翠竹人家
- 官徵自調(diào)相和應(yīng),珠璣不揀盡光圓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鄭寧夫攜詩什訪余并有贈篇聞其浙右之行詩以
- 大姓江山同久遠(yuǎn),雄文日月競光明,雙親強(qiáng)健躋高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太原王氏家記二首
- 才德豈關(guān)貌妍丑,西子□□孟光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葉宗貴一山
- 漸暖風(fēng)煙添軟媚,新晴草木眩光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元夕晴
- 歲歲年年花狀頭,瑤璫瓊佩瑞光浮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我欲攀龍報(bào)天公,無路可到明光宮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雞禍詩
- 不於此際毓神秀,安得向曙嵐光凝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題天臺夏肯甫曉山亭詩
- 舊跡契君懷古情,一朝渫治翻光晶,百太修綆轆轤聲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宣公泉歌
- 朝路年來似弈棋,惟公出入倍光輝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鄭宣撫三首
- 天罅地竅掏精碎,蟾身璃領(lǐng)輸光華。 -- 出自宋·韓似山·聚八仙花歌贈江淮肥遁子
- 旁風(fēng)上雨塵土集,意象落莫無光晶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暇日與陳楚材游四天王寺見五髻文殊畫像于廡
- 此后鰲頭夸遂水,應(yīng)知魁閣瑞光頻。 -- 出自宋·何萬選·創(chuàng)建魁星閣
- 洞徹中開隱籟傳,虛通遠(yuǎn)映飛光鑠。 -- 出自宋·何子舉·靈巖
- 山色鎮(zhèn)留春色在,水光長帶寶光浮。 -- 出自宋·胡器之·鐔溪閣
- 幾人矯首望嬋娟,三五二八清光圓。 -- 出自宋·胡時中·新月
- 浪卷雙溪神物化,煙橫三岸電光飛。 -- 出自宋·黃卓·句
- 漳州有母行百齡,疏封鈿服明光里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積善堂詩
- 鳩工畚筑忽累日,曠然疏達(dá)開光明。 -- 出自宋·蔣祺·暖谷詩
- 月晃長江上下同,畫橋橫堆冷光中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游松江
- 壯士傳觀山石間,腰頭寶劍祥光吐。 -- 出自宋·李斗南·題翠蛟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