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7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使君元是一高僧,宿昔詩成自不禁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和劉守韻
- 寺枕苕溪一曲,僧依城郭千家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題慈感寺極目軒
- 短褐頹然一病僧,支離瘦骨伴枯藤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病中書
- 能談著書人,老僧非黑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對五首
- 問隱平生志,依僧夙昔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六月十五日時閔雨甚矣三乎
- 有木方思種,從僧會乞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詠智門佛殿前凌霄花與斯遠同作
- 敗屋兩三間,隨僧且住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詠晴
- 總輸他、樹下作僧來,離言說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滿江紅·唐宋諸公
- 宿鷺翔孤嶼,歸僧睨斷橋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覺際閒行
- 多生菜氣粥魚僧,味菜還如好色登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趙從道賦菜畦春富貴
- 東岫上明月,歸僧濯清湍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賦祝次仲八景·煙寺晚鐘
- 凄涼一似觀堂僧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句
- 在家莫羨出家僧,擾擾營營竟未曾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感興七言三首
- 先生貧有命,山僧樂無馀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瀨上懷古
- 莫向空山惱病僧,暮云臺殿異鄉人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壽星寺聞子規二首
- 相君孫女小乘僧,身入只園佛律行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戒壇
- 身是西來旦過僧,洞門一再解行滕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借宿洞門五絕
- 白烏衡煙云,山僧渡水來。 -- 出自宋·趙葵·郊野
- 鶴去無蹤跡,山僧幾白頭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寄鶴林智福上人
- 古越多精藍,名僧遞相接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送覺新上人還越
- 空山落日又逢僧,雨雜塵灰滿帽紋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逢僧文禮
- 孤鶴欬屋脊,群僧鼾紙單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山寺夜起看月
- 已辦僧心,未圓僧相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行者了寬等題錢買度牒疏四章
- 作佛本無相,為僧卻要錢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行者了寬等題錢買度牒疏四章
- 與客評詩卷,看僧育佛經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山中新霽
- 吟客衣生月,歸僧笠帶云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放生池納涼晚歸
- 避暑入林扃,同僧坐竹亭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避暑
- 舟人相慰勞,山僧笑出迎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念昔游四首
- 野鳥心常肅,孤僧鬢已皤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重九日法輪庵次鳳山韻
- 吟罷月初上,詩僧來扣門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倚樓
- 溪急水搖石,野僧躡石度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僧過澗圖
- 我是人間未了僧,蒼崖如夢昔經行。 -- 出自宋·鄧剡·報先寺
- 心鏡翛然澹似僧,悠悠觀化寄枯藤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花時留郡歸已初夏事六首
- 何日齊山去,尋僧學說禪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泊貴池驛
- 咸平曾有募緣僧,遍走街坊負叔稱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保叔塔
- 證道山門曠,延僧草座禪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過證道寺
- 向陽窗不關,川僧補直裰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冷翠谷口占
- 鄰家濁酒香,鄰僧不住嘗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吳李制屬同寓富池雙泉寺畏寒索飲因寫真愫
- 拂壁書行紀,逢僧問故祠。 -- 出自宋·王易簡·游寶林寺
- 浮屠換、昭陽殿,僧磬改、景陽鐘。 -- 出自宋·羅志仁·金人捧露盤·濕苔青
- 野寺雖牢落,山僧亦自如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登陽山妙凈院
- 或為道士或為僧,混俗和光別有能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絕句
- 食客希毛遂,茶僧集大顛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次李信州七十韻
- 若耶溪畔云門僧,夜閑燕坐聽真乘。 -- 出自唐·朱灣·同清江師月夜聽堅正二上人為懷州轉法華經歌
- 靈塔多年古,高僧苦行頻。 -- 出自唐·丘丹·蕭山祗園寺
- 石室過云外,二僧儼禪寂。 -- 出自唐·李幼卿·游爛柯山四首
- 無客同持酒,呼僧共煮茶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
- 勝境層層別,高僧院院逢。 -- 出自唐·費冠卿·答蕭建
- 美景當新霽,隨僧過遠山。 -- 出自唐·費冠卿·秋日與冷然上人寺莊觀稼
- 度雁方離壘,來僧始別岑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緱氏韋明府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