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7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長生第一是風僧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臨江仙·舊日詩腸論斗酒
- 任客看花醉,隨僧入竹行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題禪定寺集公竹院
- 有日持齋戒,高僧識姓名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送僧之宣城
- 及至悟生死,尋僧已白頭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尋覺公因寄李二端司空十四曙
- 此世永相隔,何僧可與交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哭居塵禪師
- 龍光寺里只孤僧,玄武湖如掌樣平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高麗寺里訪詩僧,嬾上湖船獨自行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往回臨安口號八首
- 見客慵開口,逢僧托買山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足姜句
- 霜滿袖,茶灶借僧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望江南/憶江南
- 草草庵居絕似僧,不同劣有發(fā)鬅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竹母誰分種,茶僧略具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
- 只有詩囊澹似僧,卻嫌官屋冷於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重宿儲文
- 野客教長醉,高僧勸早歸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武功縣中作三十首
- 朝客聞應(yīng)羨,山僧見亦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游春十二首
- 野客開山借,鄰僧與米炊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贈張籍太祝
- 賒酒風前酌,留僧竹里棋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閑居遣懷十首
- 五谷口不嘗,比僧更閑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秋中寄崔道士
- 因病方收藥,尋僧始度溪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過李處士山居
- 戲狖跳林末,高僧住石間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游杏溪蘭若
- 十二門中寺,詩僧寺獨幽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無可上人
- 閤成似僧居,學僧居未得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金州西園九首·草閣
- 罷吏方無病,因僧得解空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酬張籍司業(yè)見寄
- 繞院唯栽藥,逢僧只說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永樂長官殷堯藩
- 泉眼高千尺,山僧取得歸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僧院引泉
- 朝客清貧老,林僧默悟禪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厲玄侍御、無可上人會宿見寄
- 官庫空收劍,蠻僧共起墳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哭南流人
- 寫箓扃虛白,尋僧到翠微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題太白山隱者
- 送客心先醉,尋僧夜不歸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落第后寄江南親友
- 崛起何嫌本做僧,漢高同杰又多能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謁明太祖陵
- 山居白足兩三僧,不解參禪不演乘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萬松寺
- 約客分茶供,逢僧倚竹吟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妙因寺次施敬所韻
- 安得云邊住,與僧分此情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宿寶勝寺
- 九十日長期,衲僧口掛壁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萬里無寸草,衲僧何處討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族出于仙住傍僧,羞為春事與時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太白山西隱寺木犀
- 野老期看竹,山僧就結(jié)冬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題王野城南居
- 異域今無外,高僧代所稀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送新羅法師還國
- 石獸嘶風雨,山僧護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韓蘄王墓
- 欲打塔銘碑,從僧乞山紙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楞伽寺
- 煙外有鐘聲,山僧獨歸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方壺小畫
- 客去詩題柿葉,僧來供煮藤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楊氏山莊
- 風雨孤舟寄一僧,遠煩相覓到金陵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衍師見訪鐘山里第
- 今似得何人,老僧退院,秀才下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轉(zhuǎn)調(diào)二郎神/二郎神
- 憶在山中識二僧,一亡一已拂衣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宿囊山懷洪岳二上人
- 問客來何暮,云僧去未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夜過瑞香庵作
- 入幙交游少,依僧去住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仙游黃尉巖孫
- 寺創(chuàng)于何代,問僧皆不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勝業(yè)寺
- 寥寥官舍靜于僧,雖有園亭亦倦登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寒食書事感懷
- 去年汶山花平僧,求得匡猿遠相寄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子平吊猿
- 下馬穿蒙密,隨僧入杳冥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宿隆平精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