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6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客從塵外入,僧向畫中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宿云屏山寺
- 他日宣城傳僧寶,莫分禪律一時編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慧海大師日智索詩
- 心清此去夸僧舍,意可由來出內家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七月十五日邦衡用前韻送薰衣香二貼次韻為謝
- 客仙驚寒思,僧閑忘歲華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九州山僧房
- 投涼下馬臥僧家,繞簟清風卷絳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晝寢宴坐軒憶與蘇才翁會別
- 鶴引登山客,僧迎禮塔人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育王寺
- 棋陣連殘月,僧交似大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和韋相公見示閑臥
- 葉和秋蟻落,僧帶野香來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寄李頻使君二首
- 栗不和皺落,僧多到骨貧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長興寺作
- 衣必編仙草,僧應共栗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四明閭丘道士二首
- 方外無他事,僧中有近臣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棲白大師二首
- 燒侵姜芋窖,僧與水云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武夷紅石子二首
- 眼作么是眼,僧誰識此僧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游天臺
- 有時狂吟入僧宅,錦囊鳥啼荔枝紅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張為、周樸
- 中峰禪寂一僧在,坐對梁朝老桂枝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法華寺上方題江上人禪空
- 時人不解野僧意,歸去溪頭作鳥群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戲題二首
- 楚山千里一僧行,念爾初緣道未成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僧游宣州
- 漁舟思靜泛,僧榻寄閑眠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寄左省張起居
- 習讀在前生,僧談足可明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贈劉神童(六歲及第)
- 梵剎絕頂立,僧房八面開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金山寺留題
- 門有誰相訪,僧過豈厭頻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暮春漳川閒居書事
- 賓筵求婉晝,僧舍問真如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初至郡齋書事
- 更圍披簿領,僧伴話風騷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建溪十詠其六勤公亭
- 客有張公子,僧皆支道林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大人游千金張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韻二
- 雨氣經巖上,僧窗暗復明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游密庵致明有喜雨詩次原韻
- 閩俗嘗三飯,僧房但一茶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杖藜
- 偶隨流水到僧家,身世渾如焦谷芽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絕
- 阿逢聞是公僧彌,予乃阿逢門下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趙仲達
- 文殊方外友,僧門素稱寶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六安文殊亮老
- 碁聲驚斷高僧夢,起撥爐中未過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道可
- 登臨巧處屬僧家,隨分生涯度歲華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寄題悠然閣三絕句
- 我尋三十高僧閣,還有支郎第一流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主之約詩,用宇文韻
- 竹青三日雨,僧白一頭霜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南潯祇園寺贈老僧詩(闕文)
- 綠珠含笑胡僧嘆,走盤五色西摩尼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爛溪采珠歌
- 童操吳音聞,僧作梵偈答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登靈巖和韻周左丞伯溫饒大參介之
- 煎茶好領閑僧意,知是芒鞋到幾回!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度仙霞關題天雨庵壁
- 尋詩人去留僧舍,賣畫錢來付酒家。 -- 出自清·郭敏·贈芹圃
- 猿來齋石上,僧集講筵中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三學山夜看圣燈
- 磬敲金地響,僧唱梵天聲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三學山夜看圣燈
- 虛負岷峨老僧約,年年雪水下汀洲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
- 雀靜知枯折,僧閑見筍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禪庭蘆竹十二韻呈鄭谷郎中
- 會向紅霞嶠,僧龕對薜蘿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將游嵩華行次荊渚
- 鶴見丹成去,僧聞栗熟來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過西山施肩吾舊居
- 瀑濺何州地,僧尋幾嶠苔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遠山
- 山形臨北渚,僧格繼東林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夏日寄洞山節公
- 時向圭峰宿,僧房瀑布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終南山隱者室
- 村煙晴莽蒼,僧磬晚嵯峨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吳都沈員外彬
- 圣上方虛席,僧中正乏賢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節大德歸闕
- 客貴猶尋去,僧高肯不來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人游玉泉寺
- 終欲重尋去,僧窗古岸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巴陵舊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