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4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西域胡僧彈般若,齊東老生矜炙濩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聽蛙
- 愿借老僧雙白鶴,碧云深處共翱翔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夏日登鶴巖偶成
- 鐘唄成僧國,湖山稱法家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題居上人法華新院
- 只恐為僧僧不了,為僧得了總輸僧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僧
- 將知老僧意,未必戀松關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霽后登唐興寺水閣
- 江上見僧誰是了,修齋補衲日勞身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登靈山水閣貽釣者
- 江寺禪僧似悟禪,壞衣芒履住茅軒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江寺禪和
- 吟送越僧歸海涯,僧行渾不覺程賒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僧歸國清寺
- 童子為僧今白首,暗鋤心地種閑情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老僧
- 乍問山僧偈,時聽漁父言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暮春閑居示同志
- 病學高僧置一床,披衣才暇即焚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閑書
- 忽憶高僧坐夏堂,厭泉聲鬧笑云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次韻
- 回經定僧處,泉木光相射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紀夢游甘露寺(寺在京口北固山上)
- 云門老僧定未起,白閣道士遙相迎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新秋月夕,客有自遠相尋者,作吳體二首以贈
- 昨日山僧來,猶嫌嘉遁淺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罷章陵令山居過中峰道者二首
- 詩有江僧和,門唯越客尋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樂平苗明府
- 遍地尋僧同看雪,誰期載酒共登樓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寄胡居士
- 自與山僧伴,那因洛客愁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秋夜憶興善院寄苗發
- 坐與真僧聽,支頤向寂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風箏
- 野客如僧靜,新荷共水平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興善寺后堂池
- 獨與高僧去,逍遙落日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與蕭遠上人游少華山寄皇甫侍御
- 南國披僧籍,高標一道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贈貞固上人
- 聊當值僧語,盡日把松枝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蘇州靈巖寺
- 時見一僧來,腳邊云勃勃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溳川寺路
- 未得高僧旨,煙霞空暫游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招隱寺
- 古寺名僧多異時,道情虛遣俗情悲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潤州鶴林寺
- 殷勤話僧輩,未敢保儒衣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毀浮圖年逢東林寺舊
- 碧眼胡僧,沒手指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斗鵪鶉·木馬嘶風
- 天竺胡僧踏云立,紅精素貫鮫人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天竺國胡僧水晶念珠
- 不知野僧歸,石徑寒易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允從上人還廬山
- 人物張僧繇,雖傳恐非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邵不疑學士所藏名書古畫
- 始憶高僧將偈去,安知古寺托云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文鑒大士
- 夜昏投僧居,孤燈望溪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潘歙州話廬山
- 乃識高僧趣,不為利物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端式歸漳州
- 落日老僧閑,支頤古松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十二峻極寺
- 影落鄰僧院,風搖上客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齊少卿龍興寺鴨腳樹
- 金山寺僧作咸豉,南徐別乘馬不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裴直講得潤州通判周仲章咸豉遺一小缾
- 頗逢老僧談,能億先到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仲通追賦洛中雜題和嘗歷覽者六章其三潛溪
- 雨屐送僧莎逕滑,夜棋留客竹齋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浚儀朱學士
- 云葉擁僧迎墨綬,浪花和鷺裹仙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聽羅訐事話太湖洞庭之景因賦十韻
- 架竹落僧廚,遠聲入清磬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八絕詩庶子泉
- 鈴閣留僧飯,書齋著道裝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禮部蘇佉郎赴南陽
- 時馥留僧宿,馀人得見稀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題寄王秘書
- 晚炊鄰僧米,晝拾狙公芧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黃預感秋
- 瀟灑一僧關,錢家古墓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東平趙孟益游北山寺
- 又見老僧說,此中蘭最奇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剡中明心寺
- 結屋同僧處,何須賦式微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煙霞石壁
- 鏡中真僧白道芬,不服朱審李將軍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嵇山道芬上人畫山水歌
- 石磬催僧粥,低窗枕畔鳴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夜意
- 為語老僧無我笑,此生終待老林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將別普濟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