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2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畫僧依寺壁,栽葦學江村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題水部李羽員外招國里居
- 尋僧不厭攜筇遠,愛客寧辭舉白頻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十六兄先輩見寄
- 高僧不飲客攜酒,來勸先朝放逐臣。 -- 出自宋·鄭文寶·寒食訪僧
- 老僧好事能延客,未覺山房苦寂寥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張守同往華嚴
- 山僧好事亦可喜,解誦鳥啼春意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觀二劉題壁
- 尋僧入相國寺,領客過太師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汴都紀行
- 高僧似相喜,茗飲話殷勤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游南汰二首
- 過僧竹院茶爭美,酌客山堂酒倍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彥逢弟春日即事
- 山僧老夫子,養蠶如養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菩提院
- 山僧不恤秋眠熟,連打鐘聲到枕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南巢地藏寺
- 老僧常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玉連環/解連環
- 南僧如竹{上竹下韋},在處即成林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僧辨端
- 山僧喜客至,林閣供人看。 -- 出自宋·嚴羽·訪益上人蘭若
- 狂僧誰借手,一杯喚起,綠怨紅愁。 -- 出自元·趙秉文·滿庭芳 遺山樂府中附以上周泳先輯
- 老僧汲水歸,松露墮衣綠。 -- 出自元·陳孚·煙寺晚鐘
- 胡僧洗神缽,密咒收風霆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弁峰七十二
- 老僧好事兼好客,時作遠公蓮社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十七日過無住庵,因留題簽上人半云軒
- 空僧此巖棲,心寂跡如寄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同王六入西山尋白云僧
- 真僧駐錫處,云床在西峰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訪玄章師不遇
- 真僧出世心無事,戒得冰壺徹底清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畢公房
- 女僧聞作盂蘭會,乞假中元施寶簪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山僧指點笑五老,正在煙云中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登繩金塔望廬山
- 老僧頭白焦山頂,不管興亡。 -- 出自清·孫枝蔚·采桑子·老僧頭白焦山頂
- 巖僧應笑我,細碎種階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·病起見庭石
- 江僧酬雪句,沙鶴識麻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酬九經者
- 島僧留宿慰衰顏,舊住何妨老未還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宿江寺
- 行僧盡去云山遠,賓雁同來澤國寬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夕愴懷寄荊幕孫郎中
- 高僧眼根靜,應見客吟神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游道林寺四絕亭,觀宋杜詩版
- 尋僧古寺沿沙岸,倚杖殘陽落水天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巴陵
- 鄰僧喜相接,掃徑與開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益公歸舊居
- 老僧猶記得,往歲已曾來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再經蔣山與諸長老夜話
- 野僧教種法,苒苒出蓬蒿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新栽松
- 江僧歸海寺,楚路接吳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懷江西棲公
- 岳僧傳的信,聞在麓山亡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聞尚顏下世
- 行僧去湘水,歸雁度荊門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唐洙處士
- 老僧加護物,應任噪殘陽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寺居
- 林僧曉來此,滿汲灑金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湘西道林寺陶太尉井
- 尋僧石磴臨天井,劚藥秋崖倒瀑流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白處士游峨嵋
- 和僧搶入云中峭,帶鶴驅成澗底孤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顧蟾處士(好于山水)
- 憐僧無遠□,信佛殘未已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寄贈含曦上人
- 高僧有拄杖,愿得數覯止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寄贈含曦上人
- 高僧不可羨,西景掩禪關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題開元寺閣
- 林僧語不盡,身役事梁王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題龍興寺
- 高僧愛惜遮江寺,游子傷殘露野橋。 -- 出自唐·僧齊己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老僧不語傍邊坐,花發人來總不知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山寺看櫻桃花題僧壁
- 老僧相對竟無言,山鳥卻呼諸佛字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桂江中題香頂臺
- 山僧來盡愛,詩客見先吟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依韻和幹公題庭中太湖石二首
- 老僧指香樓,云是不死庭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題思禪寺上方
- 狂僧揮翰狂且逸,獨任天機摧格律。 -- 出自唐·竇冀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真僧出世心無事,靜夜名香手自焚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秋夕寄懷契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