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2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寺僧引我觀泉源,堂樂周回百步寬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壽安雜詩十首·靈山寺
- 高僧此休息,肩倚瘦筇枝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端式十題·古木陰
- 山僧乞去聲我溪南地,十里瘦藤高樹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正月二十七日,予與希顏陪馮內翰丈
- (王僧孺)飄素瑩檐溜,巖結噎通崋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阻雪連句遙贈和
- 訪僧舟北渡,貰酒日西銜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李氏小池亭十二韻
- 訪僧紅葉寺,題句白云房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眾僧莫怨趙歸真,此是容成太玉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過林靈素墳
- 高僧參透趙州禪,拔寺移歸兜率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七曲石塘寺
- 高僧一指呼,蜿蜒依青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玉澗橋
- 山僧或見尋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臥疾窮愁詩
- 老僧不善兒女情,故作粗豪見真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玉澗和尚西湖圖歌
- 楚僧懷素工草書,古法盡能新有馀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楚僧話寂滅,俗慮比虛空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又酬曉燈離暗室五首
- 楚僧躡雪來招隱,先訪高人積雪中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答崔法曹賦四雪
- 西僧示我高隱心,月在中峰葛洪井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宿天竺寺
- 惜僧園、繚云縈水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龍吟·莫春清淑之初
- 為僧難得不為僧,僧戒僧儀未是能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休禪和
- 眾僧尊夏臘,靈岳遍曾登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老僧
- 共僧巖上坐,見客海邊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登天臺寺
- 侵僧半窗月,向客滿襟風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唐興寺小松
- 山僧相訪期中飯,漁父同游或夜歸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田家即事
- 名僧康寶月,上客沈休文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與沈十九拾遺同游棲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會宿
- 山僧半在中峰住,共占青巒與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戲贈天竺靈隱二寺寺主
- 倭僧留海紙,山匠制云床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見題郊居十首,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
- 訪僧還覓伴,醫鶴自須監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貽之商洛
- 閑僧不會寂寥意,道學西方人坐禪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新秋雜題六首·坐
- 羸僧下高閣,獨鳥沒遠岸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次追和清遠道士詩韻
- 高僧靜望山僮逐,走吏喧來水鴨沈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,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
- 高僧無跡本難尋,更得禪行去轉深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寄廬山真上人
- 高僧居處似天臺,錫仗銅瓶對綠苔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題云際寺準上人房
- 老僧何處寺,秋夢繞江濱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寄靈澈上人
- 真僧上方界,山路正巖巖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道光上人山院
- 野僧歸后,漁舟才纜,綠檜生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圣朝 此首前尚有賀圣朝夕陽沈后一首亦未
- 山僧撲破琉璃缽,壯士擊折珊瑚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琵琶
- 老僧避俗去足跣,野客就澗開門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方進士游廬山
- 高僧鑿崖腹,建閣將云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
- 老僧忘歲月,石上看江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金山寺
- 高僧心不著,一似五峰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隱靜山懷賢長老
- 高僧忽獨往,杳杳懷遠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曇穎上人往廬山
- 山僧邀我輩,置酒比陶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與諸弟及李少府訪廣教文鑒師
- 二僧感識別,請以己藝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原甫同鄰幾過相國寺凈土院因觀楊惠之塑吳
- 寺僧不惜人掐取,筆畫遂缺如鳥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孫主簿惠上黨寺壁胡霈然書墨跡一匣
- 野僧何所樂,樂此數株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慶僧舍松風亭
- 山僧好寂靜,入云恨不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曇穎師四明十題·云外庵
- 老僧掃壁持筆硯,請予強此題歲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師厚歸南陽會天大風遂宿高陽山寺明日同至
- 高僧來不見,卻返五峰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隱靜山訪懷賢上人不遇
- 寺僧不敢施彈射,忽有蒼鶻張毒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普凈院佛閣上孤鶻
- 老僧長樹下,麋鹿與之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滕公游穿山洞
- 野僧送別攜詩句,瘦馬臨歧當酒錢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李中舍罷蕭山赴闕
- 山僧莫怪頻垂淚,乍別承明舊直廬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初到商州館于妙高禪院佛屋壁上見草圣數行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