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2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高僧置酒林泉處,南浦名區望沒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南浦
- 野僧早饑不能饘,曉見寒溪有炊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武昌松風閣
- 似僧有發,似俗無塵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寫真自贊五首
- 老僧迎謁喜我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雕陂
- 山僧歸寺童子後,漁伯欲渡行人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答王道濟寺丞觀許道寧山水圖
- 野僧如驚麏,避堂具燈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宿觀山
- 野僧甚淳古,養拙賁邱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延壽寺僧小軒極蕭灑予為名曰林樂取莊生所謂
- 殘僧四五輩,法筵嘆塵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周法曹游青原山寺
- 寺僧物色來相訪,我似昔人非昔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書舞陽西寺舊題處
- 野僧云臥對開軒,一鉢安巢若飛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玉京軒
- 蜀僧袈裟,多似苾(上艸下芻)尼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勸石洞道真師染袈裟頌
- 老僧更有百歲母,白發身為反哺烏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雙澗寺二首
- 小僧知令不凡材,自掃竹根培老節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題安福李令愛竹堂
- 高僧惠我七言詩,頓豁塵心展白眉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和禪月大師見贈
- 老僧齋罷關門睡,不管波濤四面生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句
- 老僧勸我習禪定,跏趺正坐推不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夜坐
- 老僧一身泉上住,十年掃盡人間跡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鍾山
- 老僧寂滅生虛微,侍女閑潔非復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王維吳道子畫
- 老僧似識眾生病,久在山中養藥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琳長老寄幽蘭白術黃精三本二絕
- 老僧心定身不定,送往迎來何時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金山
- 野僧終日飽一飯,與世相視如髦蠻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焦山
- 吳僧來不久,相約叩禪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前韻示楊明二首
- 老僧未省游巴蜀,松下相逢問信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 三峽石橋
- 老僧寂滅生慮微,侍女閑潔非復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三王維吳道子畫
- 老僧勿施敬,對客說山門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麻田青峰寺下院翠麓亭
- 老僧屈指數春候,卻后百日花當蘇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寒食贈游壓沙諸君
- 居僧三百人,飲食安四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泰山四首 靈巖寺
- 尋僧忽忘歸,飽食莫攜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王適曹煥游清居院步還所居
- 居僧麋鹿人,對客但羞澀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禪寺
- 度僧筑室依云煙,俯窺城郭眾山底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魏佛貍歌
- 〈僧榮,斗野主人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次孫覺諫議韻題郡伯閘上斗野亭見寄
- 老僧戰勝長幽寂,瘦骨緣何未肯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試院唱酬十一首其四次韻呂君興善寺靜軒
- 有僧訪我攜詩卷,自說初成凈照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秀州僧本瑩凈照堂
- 病僧添曉缽,老令放晨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用林侄韻賦雪
- 山僧寄語收茶日,野老留人供社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春雨
- 老僧昔還住,晚飯迎淹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雨中游小云居
- 孤僧出迎客,滿口話凄涼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瑯琊山中廢寺
- 山僧慣蔬食,清坐莫流涎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莆中遇方□□邀出城買蠣而飲一僧同行
- 山僧對我默無語,柏子無風墮青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四
- 高僧居此興不淺,閑客登臨思亦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江月樓
- 高僧共禮旃檀像,游女來焚薰陸香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壬申上元有懷金陵舊游
- 琴僧近借南薰譜,且并閑工子細抄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山小隱二首
- 高僧拂經榻,茶話到黃昏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盱眙山寺
- 林僧忽焉至,欲揖頃方罷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閔師見寫陋容以詩奉答
- 高僧好事仍多藝,已共孤山入畫圖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僧有示西湖墨本者就孤山左側林蘿秘邃間狀出
- 林僧授館舍,田客攀鞍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之南豐道上寄介甫
- 守僧都去盡,螢火作燈光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寶光廢塔
- 溪僧有深趣,書至又相邀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下方
- 老僧山畔,烹泉只取一掬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孝陵
- 吳僧畫圍扇,點綴成微蟲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謝興宗惠草蟲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