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2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林僧言別去,自憩松下石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度嶺
- 野僧同住權為寺,水鳥孤飛不出村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甲寅新春對客作
- 鄰僧尚未見,知有幽人到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題銅塢后山石
- 野僧拾之歸張公,化為夭矯蒼精龍。 -- 出自明·徐尊生·佩刀行(并序)
- 山僧復導我,窈窕更徐步。 -- 出自明·薛瑄·游君山寺
- 老僧扶杖出,但問孰相知。 -- 出自明·雪溪映·重過上方寺
- 群僧禮祖余,香燈自長夕。 -- 出自明·姚道衍·和徐一夔游龍山雜賦(二首)
- 殘僧戍荒齋,寒鳥落高樹。 -- 出自明·俞允文·登毗盧閣
- 高僧不出住花宮,百毳袈裟手自縫。 -- 出自明·俞允文·贈法真上人
- 舊僧仍落發,故友愿齊肩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萬歷乙未正月十五日蓮池大師受緇白之請詣南
- 山僧乍喜遠客來,手把長镵新筍。 -- 出自明·張邦奇·建岙即事
- 鄰僧有高致,日暮扣巖扉。 -- 出自明·張正蒙·秋日王孟起山莊
- 老僧接息久,無復夢華陽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為圓上人賦雪洞
- 老僧無世相,容得繞禪衣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詠螢
- 高僧不出戶,水觀已初成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為康上人賦雪庭
- 高僧在西嶺,短策不離云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新秋有懷
- 逢僧且說新裁句,見寺先尋舊刻文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次韻張布政游山
- 為僧只合于斯住,些子塵中事不干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為常上人題在山圖
- 高僧留半偈,俠客笑長貧。 -- 出自明·周暉·冬日雜興二首
- 老僧不管興亡事,安坐蒲團課《法華》。 -- 出自明·朱桂英·題虎丘壁
- 山僧策杖歸來晚,遙聽穿云百八聲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瀟湘八景畫·煙寺晚鐘
- 胡僧自識灰千劫,蜀魄時飄淚一聲。 -- 出自明·邾經·奉陪志學彥魯仲原三君同登虎丘漫賦長句就呈
- 山僧異漂母,但可供一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塔寺(并引)
- 老僧夜半誤鳴鐘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浪淘沙 山寺夜半聞鐘
- 老僧拍手笑相夸,且喜青山依舊住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 戲賦云山
- 覓僧為去伴,留俸作歸糧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,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韻,
- 山僧歸寺童子後,漁伯欲渡行人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答王道濟寺丞觀許道甯山水圖
- 老僧未省游巴蜀,松下相逢問信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其六三峽石橋
- 老僧一身泉上住,十年掃盡人間跡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鐘山
- 居僧麋鹿人,對客但羞澀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泰山四首 四禪寺
- 老僧戰勝長幽寂,瘦骨緣何未肯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試院唱酬十一首 次韻呂君興善寺靜軒
- 居僧三百人,飲食安四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太山四首其三靈巖寺
- 高僧本姓竺,開士舊名林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赴無錫寄別靈一凈虛二上人云門所居(劉長卿
- 高僧本姓竺,開士舊名林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赴無錫別靈一上人(一作劉長卿詩,一作皇甫
-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,尋常入海共龍斗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徽上人見惠二龍障子,以短歌酬之
- 山僧不問朝天客,自注冰泉浸野梅。 -- 出自宋·趙葵·惠山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