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2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衲僧門下別有條章,每日蒙頭打坐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偈頌二十一首
- 衲僧肘后個靈符,誰管從前有與無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通禪客進納
- 衲僧門下,何用忉忉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五
- 山僧恰似抱璞者,但欠臨風涕泣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五
- 胡僧懶捧西乾缽,半夜乘舟過海東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頌古一○一首
- 老僧缽滿慵相喚,長者恩深只自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謝蒙城善友惠米
- 衲僧日日是好日,要行便行無固必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深·臨終偈
- 衲僧鼻孔眼睛,切忌和泥合土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這僧有頭無尾,明如有尾無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衲僧相見莫疑猜,布袋結頭今日開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這僧問趙州,趙州答趙州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山僧不敢自瞞,於中罪過有五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頌古二十四首
- 衲僧拄杖子,依舊光黑漆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頌古二十四首
- 山僧口似匾擔,說禪煩拄杖子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頌古二十四首
- 山僧已住其中矣,更欲招邀即不堪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辭亦庵相招
- 衲僧衣缽只者是,汝今已得正宗旨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宗正上人
- 這僧問處,字義炳然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偈頌四十二首
- 山僧不免隨后念個蘇嚕蘇嚕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偈頌四十二首
- 似僧有發,似俗無塵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戢菴居士持壽像求贊
- 高僧終日笑憑欄,亦似無心懶出山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臨云閣
- 山僧高臥還知否,人世如今換劫灰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題巾山翠微
- 利僧鹽為市,耕勞石作田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孤坑頭上籃輿煙雨中賦此醒困
- 逢僧知雅素,攜看古廓碑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游龜石寺
- 野僧遺萬事,飽聽石泉聽。 -- 出自宋·宋球·玉華寺
- 攜僧緩步聽溪聲,課仆疏筠出翠屏。 -- 出自·蘇欽·九座山中即事二首
- 山僧構亭山之麓,旋結茅蓬架園竹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清暉茅亭
- 山僧遞形語,呵乃枯禪病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僧庵崖上榴花
- 有僧捫翠拂,擎跽求此詩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靈巖寺偃松一首
- 高僧盡解飛金錫,誰是當年白道猷。 -- 出自宋·孫何·題石橋
- 老僧頗好事,幅畫肯見投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四明山記游八十韻
- 此僧偶聞之,使之禱佛前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記前身
- 山僧不好奇,仁者興嗟嘆。 -- 出自宋·汪任·游南山
- 山僧冬覓種,婁叟夏偷涼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詠友人竹
- 謁僧詢世事,無語指燈花。 -- 出自宋·王龍學·游靈巖
- 吳僧攜古琴,來與山人會。 -- 出自宋·王闢·宿宅與王專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聯句
- 住僧忘歲月,游客悟塵勞。 -- 出自宋·王隨·句
- 高僧慣來看,踏破綠苔紋。 -- 出自宋·王嵒·句
- 老僧踏遍諸方路,花竹相看世外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過龍居寺偶題寺有新取華嚴方結閣貯之
- 分僧半坐小僧圓,世故猶尋未子緣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慈相寄居同院何子感寒仆已似安何尚未出似聞
- 吳僧筆端龍幻化,幻出前賢世無價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寶覺師畫少陵像用筆其簡伯氏稱賞之因戲為長
- 四僧趁飯分先后,人立渡頭沙岸口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路居士山水歌
- 一僧據幾坐,眾僧列其間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觀講師有感
- 眾僧推舉首,往往務旁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觀講師有感
- 山僧平日恐物傷,忍向么微施數罟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鄰僧以木龕養蜂一日墜地僧見密燎煙薰蜂蜂大
- 勸僧切勿苦有情,盍用慈悲銘肺腑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鄰僧以木龕養蜂一日墜地僧見密燎煙薰蜂蜂大
- 有僧眠雪月,無客賞風花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望山間西際寺
- 老僧挑野菜,豈識腥與血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二貓詩
- 山僧早起知何事,當戶燒香禮白云。 -- 出自宋·翁森·山房
- 山僧已識幽人意,借興禪床自在眠。 -- 出自宋·吳江趙主·題西隱三首
- 山僧歸夜月,幽鳥落長松。 -- 出自宋·吳漣·青溪晚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