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投檄真成出瘴鄉,籃輿漸喜到僧坊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潮陽石塔寺
- 事去長空飛鳥沒,時清宴坐一僧閒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題將軍巖
- 故人浮家槜李傍,為愛修竹分僧房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巨山
- 世亂可無閑地隱,山深偏覺老僧慵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留寄黃檗山妙湛禪師
- 何苦相逢又相別,不如供米寓僧居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用韻奉留聰父
- 遠樹啼鶯留客醉,高林深竹見僧稀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歸冶城辱群公追餞至江心亭
- 偶然案頭余酒杯,偶然躡履山僧來;自斟自醉當自去,禮豈設為我輩哉!昨夜懵騰意超忽,寐時得語醒時述:百年那得更百年,今日還須愛今日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夢中得“百年那得更百年,今日還須愛今日
- 開門懶迎俗士駕,拄杖每叩高僧廬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寄題水西草堂
- 雪屋夜燈因婦織,月波秋舫為僧移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寄諸葛同知彥飛
- 知有虎溪歸夢切,寺門松折社僧亡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梁賢巽公房
- 長憶舊山青壁里,繞庵閑伴老僧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看云
- 班列道孤君不見,曲江春暖共僧行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寄唐州楊郎中
- 汩汩紅塵倦往還,偶來偷得似僧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林喬年學士普凈院避暑
- 處處縈回石磴喧,朝朝盥漱山僧老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《·雜言無錫惠山寺流泉歌
- 偶向城南疑澤國,夾川垂柳帶僧居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城南雜題
- 白浪浮江打白沙,江頭綠竹對僧家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阻風游銅陵護法寺
- 龍象幾年成佛界,猨猱深夜雜僧居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寄題殊公禪老黃云閣二首
- 處處變禪作居士,年年行腳見僧伽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
- 撐腸一缽十方糜,要是堅持衲僧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韓子蒼
- 上懶把椎拂拿卻,過淮來昔伴僧伽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有懷介然偶作因記之
- 肯學孤山舊居士,平生詩酒只僧鄰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贈俞德瑞
- 袖手縮頸寒可勝,羨殺昨宵宿僧宇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程安撫
- 樓中主人卓詩肩,瀹處士茗安僧禪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王仲和架閣
- 香云之山瞰平楚,松篁路窮得僧宇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檢旱宿香云
- 回首昔游堪一笑,暮年茶果只僧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趙介卿見簡解嘲二首
- 鐘鳴鼓動萁爐紅,深炷沈檀共僧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云巖曉
- 我生身口良易供,志原略與山僧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云巖曉
- 窗戶青紅斷手初,桃蹊竹徑類僧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殖軒
- 小憩山村無與語,熏爐茶鼎鬧僧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楊宰七首
- 有客試泉方到此,須知不是為僧來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永慶寺
- 雖設柴門多避客,如今端的似僧家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偶書
- 病著先地首丘地,林松已約野僧栽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郎中弟見寄
- 隔水村深尋徑入,擊船門窄待僧開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送舟過南山用琴韻二首
- 生怕人來問時事,杖藜聊復過僧家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題廣照院壁
- 路轉峰回茅舍靜,好尋絕頂訪僧房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山景二首
- 眉峰胡為變賊赤,頂髻何事從僧{上胡下幾}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清湖山大火
- 多士如林古豫章,不應較藝寓僧房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貢院落成郡庠諸生畢集因作詩以勉之
- 自憐早歲已漂泊,乃翁邀我來僧廬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陳行之得之因震澤舊居避小閣面列洞庭山客有
- 室藹芝蘭無俗物,房深花木稱僧居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寄題謝景思藥寮仍用其韻
- 邂逅尚青游子眼,棲遲應白老僧頭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白龍洞
- 舊宅縱荒書故在,不妨幽僻借僧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別耆英二首
- 試遣折梅巡野圃,少須酌茗坐僧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二月一日同陳明叔修絕江游古城白泉
- 曉起乘舟江上涼,晝攜蘄竹臥僧房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自造口放舟至道林院偶題
- 壇上古松巖畔竹,切須留伴老僧居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游南山
- 買宅須買千萬鄰,季雅喜得王僧珍。 -- 出自宋·危稹·上隆興趙帥
- 對語老禪真法器,譯經新諦出僧檠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凈明院
- 青紫皮膚類宰官,光圓頭腦作僧看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茄子
- 認得鵝湖山下路,綠松巖畔擁僧廬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鵝湖道中
- 窗燭銷殘轉寂寥,柴門無復野僧敲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和韻
- 陳玄同歸蔣山路,亦使高人野僧覷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題蔡武伯所藏荊公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