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僧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天臺一萬八千丈,歲晏老僧攜錫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僧游天臺
- 白華巖主是金仙,假作山僧學道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李生白華巖修道
- 他時若寫蘭亭會,莫畫高僧支道林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韓漳州書報徹上人亡因寄二絕
- 何妨靜習間中趣,欲問林僧結凈緣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正月十八夜
- 久慚朝士無裨補,空愧高僧數往來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廣宣上人頻見過
- 參寥癩可去無還,誰蹈詩僧最上關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照上人迎翠軒
- 乃是結成菊花塔,蜜蜂作僧僧作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經和寧門外賣花市見菊
- 花時不到有花院,意在尋僧不在花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古寺
- 少年豪壯今如此,略與殘僧氣味同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元日山寺
- 隋朝舊寺楚江頭,深謝師僧引客游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題江寺兼求藥子
- 勛名盡得國家傳,退狎琴僧與酒仙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令狐賓客
- 野泉幾處侵應盡,不遇山僧知問誰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賦得沙際路,送從叔象
- 雖居世網常清凈,夜對高僧無一言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縣內閑居贈溫公
- 貌堪良匠抽毫寫,行稱高僧續傳書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無得頭陀
- 更無一事唯留客,卻被高僧怕不來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二首
- 不逢野老來聽法,猶見鄰僧為引泉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過云居院玄福上人舊居
- 猥巖老衲針常把,度夏禪僧扇懶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衡山
- 山中雨熟瓜芋田,喚取小僧休乞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僧景宗相訪寄法王航禪師
- 佛身三世歸依地,鄰寺百僧清凈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生日
- 燈籠白葛扇裁紈,身似山僧不似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絕
- 燈籠白葛扇栽紈,身似山僧不似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絕
- 賞傳莒國遷鐘虞,移憶胡僧置缽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玉盤盂二首
- 喬林無風聲如雨,時見游僧石上息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鍾山
- 失身處世足愆尤,愧爾山僧少憂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鍾山
- 安眠飽食平生事,不待山僧喚始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 萬杉寺
- 真人遺意世莫識,時有游僧施缽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楊惠之塑維摩像
- 畏人野鶴長依嶺,厭事山僧只住庵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毛國鎮趙景仁唱和三首一贈毛一贈趙一自
- 畏人野鶴長衣嶺,厭事山僧只住庵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毛國鎮趙景仁唱和三首一贈毛一贈趙一自
- 追歡狂客去忘返,入定孤僧喚不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上元夜適勸至西禪觀燈
- 朝來過我三竿日,袖有幽僧數紙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書詩為示次韻
- 賞傳莒國遷鐘虡,移憶胡僧置缽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玉盤盂二首〈東武蘇莒公家園中千葉白
- 道在起居飲食中,安問胡僧分五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前韻答景仁
- 我今漂泊還相似,同愧高僧支道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姜應明黃蘗山中見寄
- 粗砂施佛佛欣受,怪石供僧僧不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將游金山寄元長老
- 蕭蕭華發映衰容,慚愧高僧嘆不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道潛見寄
- 為驚野鳥巢間乳,懶過鄰僧竹里居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西巖夏日
- 昔人春盡強登山,只肯逢僧半日閑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鶴林寺
- 卻嫌今日登山俗,且共高僧對榻眠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重陽日訪元秀上人
- 草堂琴畫已判燒,猶托鄰僧護燕巢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光啟丁未別山
- 無端指個清涼地,凍殺胡僧雪嶺西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與伏牛長老偈二首
- 浮生不定若蓬飄,林下真僧偶見招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宿冽上人房
- 睡云正美俄驚起,且喚詩僧與斗茶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冥鴻閣即事四首
- 初非孔圣乘桴志,薄類梁僧渡葦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仙槎寄呈王待制
- 平原落日馬蕭蕭,剩有山僧賦《大招》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吳門 九
- 九華山色真堪愛,留得高僧爾許年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醉書僧壁
- 有時問著經中事,卻道山僧總不知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覺禪和
- 廚煙半逐白云飛,當晝老僧來灌頂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石甕寺
- 白云朝出天際去,若比老僧猶未閑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山中僧
- 乍逢酒客春游慣,久別林僧夜坐稀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酬李端校書見贈
- 桔槔轉水兼通藥,方丈留僧共聽琴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題元注林園